通讯员:严文杰 彭睿 摄影:罗正东 责任编辑:罗正东 舒年春
2024年11月5日上午,慧源哲学茶座第396期在华中科技大学东五楼432諮議室举行。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丁立群应邀主讲“实践哲学的历史谱系”。讲座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张廷国教授主持,何卫平教授、王晓升教授与谈,邵华副教授、袁辉副教授、罗正东老师以及来自哲学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同学参与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丁老师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并围绕着实践哲学的四个主要的历史发展形态,即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政治的实践哲学”、培根的“科学技术的实践哲学”、马克思的“劳动社会的实践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文化的实践哲学”对实践哲学进行了一种历史谱系学的考察。
首先,丁老师指出,亚里士多德通过对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思想的批判,将实践哲学作为一个形态独立出来,开创了以伦理政治为内涵的西方实践哲学传统。丁老师从本体论、认识论和目的论三个方面分析了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德性与知识的分离现象。其中,从本体论视角来看,丁老师认为亚里士多德将认识活动定位于永恒不变的领域,而将德性与实践置于一个变动不居的社会历史领域;从认识论视角来看,亚里士多德认为理论的知识是关于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而实践的知识是关于偶然性的特殊知识(包括政治学、伦理学和家政学);从目的论视角来看,亚里士多德认为理论追求的善是整个世界的善,而实践所追求的善是属人的善。由此,丁老师指出,在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中,德性与知识的分离最终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实践作为一个独立的哲学问题得以突显。
其次,丁老师指出,培根、伽利略和马基雅维利对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表现为从伦理、政治转向对制作和理论的关注,形成了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实践哲学形态。丁老师认为,这一转向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他们使实践哲学的目光由政治学和伦理学转向自然哲学;第二,他们使实践哲学由超功利性转向功利性;第三,他们将科学、技术和制作视作实践,而科学和技术处理的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因而他们注重的不再是主体间的政治和伦理关系,而是主体与自然对象之间的主客体关系;第四,他们从追求不确定的知识转向追求确定性的真理。由此,丁老师指出科学-技术实践哲学一方面丰富了实践的内涵,另一方面克服了在实践哲学中理论与实践长期分离的态势。
接着,丁老师介绍了第三个实践哲学形态,即马克思的劳动社会的实践哲学,它是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传统和培根的实践哲学传统的结合。通过对理论与实践概念的哲学史梳理,尤其是从马克思关于劳动的理论与实践维度的分析,丁老师指出,一方面马克思的理论概念和实践概念来源于亚里士多德,另一方面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逻辑格局和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的逻辑格局是一致的,体现为对人的完善性和制度的完善性的实践追求。由此,丁老师指出,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从劳动、社会、人的解放三个概念出发,完成了一场实践哲学的革命。最终,马克思构建了以劳动为根基的实践哲学体系:在理论上用社会范畴取代了传统实践哲学的政治和理论范畴,同时重构了实践哲学的终极体系,用社会解放和人类学方法代替了狭隘的社会学方法,使实践哲学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进步的理论。
最后,丁老师分析了包含对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的第三种实践哲学形态,即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文化的实践哲学”。丁老师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实践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文化实践,但受限于革命时代背景,未能深入涉及广泛的文化领域。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物质极大丰富,资产阶级转变了统治策略,即通过文化统治使工人阶级的意识与资本主义文化同化,从而削弱其革命意识。因此,西方马克思主义适时地将研究重点从政治经济学转向文化领域。基于此,丁老师对文化实践的内涵及其与社会实践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强调了文化实践在实践哲学中的重要意义。
至此,丁立群老师完成了本次对于实践哲学的谱系学分析,同时也说明了这一谱系中还有一些实践哲学领域可以继续补充与深入,如海德格尔的实践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视域中的实践哲学等。
在交流环节,何卫平老师对丁老师所讲的内容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指出,现象学的和解释学的实践哲学也应当被纳入到这一谱系中得到阐述。王晓升老师就概念史的梳理问题、概念自身演化等问题进行了分享。邵华老师就概念泛化造成的概念的混乱问题向丁老师请教,丁老师就以上问题与三位老师进行了深入探讨。
讲座最后,主持人张老师对本场讲座进行了总结,对丁老师和与会师生表示感谢。讲座在老师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