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浩宇 责任编辑:林季杉 舒年春
2024年9月25日上午,慧源哲学茶座第390期在哲学学院博闻厅(东五楼429B)成功举办,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志刚主讲。讲座由哲学学院院长董尚文教授主持,我院林季杉教授与谈,我院相关研究方向学生参与。
讲座第一部分,张志刚教授分析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深含的认同问题。张志刚教授认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使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社会认同,成为“一个全球问题”;若不在这三个层面上达成“基本的或底线的认同”,一个民族、国家或社会便无法在百年未有之变局中“自我定位”。张志刚教授指出,新一轮的“民族、国家、社会认同”问题大论争与宗教认同问题关系密切:宗教问题不仅与民族问题、人权问题、原教旨主义、恐怖主义联系,也与国家的政局、民族的分裂或统一联系,宗教认同往往跨越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基于此,张志刚教授认为,我们对于国际大局的理论认识,除了要具有历史哲学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还必须注意研究宗教认同问题和世界宗教问题。他接着介绍了美国和欧盟学者如何看待冷战后的认同问题,并从认同问题的基础理论入手对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的两部代表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我们是谁?美国国家认同所面临的挑战》和德国法学家罗伯斯主编的《欧盟的国家与教会》进行了历史哲学角度的典型分析,认为通过解析亨廷顿所代表的美国民族主义、新保守主义的对冷战后世界大变局的“美国鹰派政治的回应模式”和欧洲知识精英立足欧洲社会与宗教现实的通过“国家宗教事务立法”而为欧洲一体化进程打造“启航之锚”的努力,可以促使我们开阔国际学术视野,进一步思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与“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社会认同”的深层关系。
讲座第二部分,张志刚教授谈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所贯穿的认同问题,他认为“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时代中心问题的主语“中国”即意味着“认同问题”,其认同对象首先且主要指“国家意义上的中华民族”。张志刚教授接着引证了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不断构筑“中华民族认同”的典型材料,启发同学们发掘我国五大教的爱国主义传统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并认为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有两方面值得特别注意:一是民族的融合,二是外来文化的吸收。他提出这两方面不但需要从中华文明史的整体视野展开探讨,也值得从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华民族史、中国宗教史、包括“外来宗教中国化”等角度来展开具体研究。
讲座第三部分,在关于“文明认同”问题的学术总结中,张志刚教授简要讲述了文化认同与文化精神源头、文化自觉意识、基础理论研究三部分的关系,着重强调我们需要迫切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从学理上、尤其是历史哲学上总结提炼“中华文明得以生存发展的文化价值理念”,如“以人为本”、“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等,为“中华民族认同”、“中国社会认同”找到“最大的公约数”——“中华文化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划出“最大的同心圆”,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增助力、添动力、汇合力”。
在对谈与互动环节,张志刚教授积极回应和解答了林季杉教授以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最后,主持人董尚文教授对张志刚教授的分享表示感谢,本次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