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郑济帆 责任编辑:林季杉
2022年12月10日上午,“慧源哲学茶座”第303期讲座在线上举行,主题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热点问题前沿研究漫议”。本场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袁朝晖副教授担任主讲人,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教授担任与谈人,我院林季杉副教授担任主持人,共有上百位听众热情参与。
袁老师从宗教迫害(歧视)的显与隐、隐形宗教迫害的冲击和隐性宗教迫害的思考三个方面展开了讨论。
在显性宗教迫害与隐形宗教歧视这一问题上,袁老师指出宗教迫害可分为显性的宗教迫害与隐性的宗教歧视:显性的宗教迫害与从中世纪到近代的宗教迫害行为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改变了形态。这种宗教迫害往往以宗教仇恨言论形式出现,表现为宗教、宗派或种族间的威胁、冲突和迫害,并通过互联网表现出来。在国际上,显性的宗教迫害已经涉及刑法层面。相反,隐性的宗教迫害则并不通过言论与法律处罚表现,而是表现为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宗教歧视。
袁老师紧接着对宗教歧视的冲击展开了论述。在他看来,隐性的宗教歧视的冲击主要有三种主要类型:情感伤害、财政骚扰和在线异化。情感伤害指信仰个体间的宗教歧视,表现为一方允许对方信仰某种宗教,但要求其信仰表达不能违背本方能接受的情感范围。财政骚扰指政府限制部分宗教团体的经济利益,表现为通过财政压力迫使某些宗教团体或宗教活动关闭。在线异化指个人或团体可以通过网络不受时空限制地从事宗教歧视行为,而统计表明,信仰者受到在线歧视的程度越严重,他们对于自己的宗教身份认同会越强烈。同时,袁老师认为:数字技术的不合理使用会复制延续人们已经经历的宗教歧视,并且这种歧视从源头上被建构嵌入在互联网数字媒介的架构中,表现为通过数字媒介将某种信仰、民族与应该取消某人作为社会成员的资格的行为联系起来以玷污他们的声誉的种种行为。
在具体介绍完三种冲击后,袁老师对于如何解决宗教歧视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在袁老师看来,我们之所以要关注宗教歧视的问题,是因为尽管我们不会和某一种宗教相遇,但我们总要和宗教信仰者交往。宗教的冲突是社会交往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对此袁老师认为应从国家和民众两方面来解决:对于新信仰者群体与东道主文化的矛盾,应通过时间把他者文化冲突处理成和东道主文化相一致或相融合的社会标准;对于国家来说,解决社会标准文化冲突最重要的是应该采取稳定的、公共认可的、宽容的法律与政策,使得文化差异在所有的领域可以被相互理解和尊重。面对宗教歧视,个人可以采取“消极的宽容”或“积极的宽容”两种方式,前者指个人应在纯粹的工具性手段的支撑下,终止对他者信仰的厌恶感。后者指东道主不应把他人的信仰模式视为不尊重自己的眼光,他者的信仰也应适应不同的社会标准,把东道主标准视为常识。对此,应采取一种宗教宽容的态度,而不是强迫任何一方改变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顺着宗教宽容的思路,袁老师进入其演讲的最后一个部分,对于宗教歧视本身进行了反思。他认为,宗教自由是自由民主国家的一项基本原则。现代国家应该遵循宗教宽容的政策,但有时也会在宗教自由的解释、实施和保护方面出现问题。因此,我们应更加关注
宗教自由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脆弱性。
在袁老师的演讲结束后,与谈人张志刚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张老师首先对林季杉老师的组织以及袁老师的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张老师认为,袁老师的报告基于长期研究,分享了国际学界的热点问题,拓展深化了宗教学的研究。袁老师将“宗教迫害”分为显性与隐形两种类型,对于宗教学方向的研究有深刻启发。
张老师指出,对于热点问题的讨论有助于拓展学术视野。宗教研究不应仅限于某一宗教而讨论宗教,袁老师的研究将听众引向国际学界的一门显学——政教关系问题以及宗教与社会关系问题上,彰显了宗教学研究的价值,宗教学的价值和意义绝不仅是狭义的宗教本身,更是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联系。
张老师进一步强调,袁老师的报告同样有助于深化理论方法思考。通过对宗教迫害等问题的讨论,我们可以重新思考“宗教是什么”的问题,从而引申到“人类信仰的本性是什么”,并对于宗教与哲学本体论以及人性问题的联系进行深入研究。
张老师还指出,袁老师的报告同样启发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宗教。我们不能仅局限于宗教教义等问题讨论宗教,而是应抓住其他热点、难点与焦点问题,如宗教信仰与认同的关系、不同信仰者生活方式问题、宗教冲突与宗教对话等问题。
在张老师的点评结束后,与会师生热情地参与到了提问环节之中。最后,林老师对讲座进行总结,并对主讲人、与谈人和各位线上的参与者表达了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