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2024年教师节特辑||王晓升:爱我所爱 行我所行

来源: 时间:2024-09-10 点击量:

2024年教师节特辑||王晓升:爱我所爱 行我所行


 

编者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从“四有”好老师到“四个引路人”,从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到“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再到“教育家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成为广大教师自我提升、努力耕耘的方向。华科大哲学经过4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哲学教育和哲学研究的重镇。40余年来,我院教师启智润心、因材施教、薪火相传,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书育人的事业中不断创造新业绩。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特刊发黄见德教授、欧阳康教授、董尚文教授、王晓升教授、张廷国教授等一批华科大哲学教授立德树人的先进事迹,以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引导广大教职工见贤思齐,争做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大先生”。


王晓升,男,1962年6月生,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以研究阿多诺、哈贝马斯等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在学界见长。王晓升教授于1991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91-1993年任教于中共中央党校,1993-1999年任教于苏州大学哲学系,1996-1997年英国利兹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2002年赴德国慕尼黑大学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其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中2项为重点项目;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3项。

自199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以来,王晓升教授已经执教哲学学科31年,始终扎根在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的教研一线。在这个过程中,哲学是王晓升教授半生的热爱,也是他无法舍离的信仰。

于朝闻道 缘结哲学

正值高考季,专业的填报又开始困扰无数家长和学子。在众多专业中,哲学无疑是一项纷纷避之的“冷门”选择。王老师表示,当年自己跟很多同学、家长一样,也会觉得学习哲学可能并不是那么明智的选择。但是,当你走进哲学以后你会发现,哲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这不是其他学科可以替代的。在厦门大学完成本科学习后,王老师选择了继续攻读哲学,步履不停。

现在的王老师,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上可以说是如鱼得水。但有趣的是,王老师最初的研究方向并不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王老师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时选择的是关于“语言与认识”的认识论研究,后在苏州大学工作,那里缺乏研究国外哲学的老师,他便参与了国外哲学、语言哲学的研究工作,加之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的身份,自然而然就走上了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道路。

与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结缘,这不仅仅是机缘的巧合,更是哲学中所蕴含的“道”深深地吸引着王老师。在谈到现在的家长和学生不愿意选择哲学时,王老师指出:“哲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领域,它不是其他科学可以替代的。哲学是形而上学的领域,而这种形而上学又深深根植在现实社会当中。也许,哲学并不会给我们标准答案,但会启发我们进行许多的思考。在这一点上,哲学是非常重要的。直到今天我认为我们的社会对哲学的认识还是远远不够的。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物质领域的飞速进步。但是,在物质领域进步的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精神领域的无穷痛苦。倘若人们将自己的肉体与精神对立起来,便会出现矛盾。许多无法与自己肉体和解的人选择了结自己的生命,这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对个体如何在精神与肉体对立的现代社会中寻求出路、一个民族如何在现代化困境中实现发展等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不断推动着王老师在学术上更上一层楼。

20daaf18971d7cc8aa11bccf0b663f8

终身贯之 热爱哲学

在王老师步履不停的半生哲学研究中,使得其坚持走下去的动力是对哲学深深的热爱。

王老师已经出版论著12部,总字数超千万,从英文和德文翻译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2012—2021年,王老师更是保持着年均发表15篇学术论文的记录,可谓“著作等身”。

“老师在学术上的硕果累累,远远超过了学校的考核要求,是什么因素驱动着老师不断向前呢?”在谈到王老师做科研的动力时,王老师说到:“这离不开对哲学的兴趣。”对于王老师来说,生活就是科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学术工作。他认为,人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便不会感到疲劳。沉浸其中反而是一种快乐,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自己的生活与学术研究已经很难区分开了,学术即生活。当然,除了自身兴趣之外,还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新力,这就要求要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如果一味地沿着别人的路子走,是很难做出好的学术成果的”,王老师坦言。

在学术方面,王老师注重将经典阅读与前沿研究结合起来。他认为,经典阅读是研究之根基,有了经典阅读的积累,便可以发现新的视角。他指出,做哲学研究就像西西弗斯把石头推到山上去又滚下来并再次推上去,从而不断往复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哲学前沿问题的研究与经典著作的解读是离不开的,前沿问题的核心其实还是那些经典哲学家所思考过的问题。我们在这个“重复”的过程中,就是在与数位哲学家进行对话。关键就是看前人的思考里面是否有尚未思索到位的地方,这些不到位之处我们便可以从新的视角进行思考。既要汲取前人思想的精华,也要批判分析其不足。因此,哲学研究不能离开经典阅读。

在哲学研究的道路上不断深入,这不仅让王老师的哲学功底越来越扎实,更重要的是让王老师发现了许多具有理论、现实意义的重大问题。他将这些问题与对学术著作的领会和理解结合起来,不断试图从崭新的角度去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曾提出过的问题,寻求新的解答。

授业解惑 播撒哲学

王老师是一名学者,更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在31年的教学经历中,王老师始终扎根在教育教学一线,用自己的哲学素养去感染每一位哲学学子,让学生们看到哲思的魅力,燃起对哲学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上,王老师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理解哲学的目的是什么。”一般说来,哲学研究的是形而上学的事物,但这类事物没有一个最终答案,因而表面上看也就没有什么切实的现实意义,或者说,没有 “用”。然而,事情并非如此。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形而上学的追问是很有意义的。尤其是对本科生而言,使其认识到哲学的意义并对哲学产生兴趣十分重要。

王老师为本科生开设的“国外马克思主义”课程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如果你在东九教学楼听到一位富有激情、声音洪亮、铿锵有力的老师,他在和学生们讨论着“物化”、“消费”等问题,很有可能就是王老师的课堂。王老师常常以平易近人的教学方式向同学们传授知识,“那些拼命消费的人,拼命追呀,追时尚,拼命劳动,把自己累得不成人样,最后就买了个带L字母的包。他为了买这个包,饭都舍不得吃。这样的人活在世上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这些通俗的语言不仅引导着学生们去观察、反思社会现实,激发起学生们对哲学的兴趣,更引导着学生们审视自身,不断反思、不断进步,时刻保持着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自觉。在王老师的影响下,不少本科生毕业后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继续深造。

王老师还在教学计划规定之外组织每周一次的读书会。除节假日之外,读书会每周都是风雨无阻。王老师身体力行,教导着学生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勤思考,努力成为一个勤学好问的独立人格。

王老师认为,哲学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其最终目的并不在于传授学生知识,哲学既能“教”,但又超出了“教”的范围,哲学的内核是形而上学。他引用阿多诺的话说,研究哲学的人,有一种特殊的哲学经验,这种特殊的哲学经验不是人人都有的。或者说,研究哲学,需要一种特殊的领悟能力。例如在中国哲学中,要理解《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中的“道”为何物?就需要一种哲学经验。这种哲学经验要在不断阅读原著的过程中,抛弃原有的具象思维,从而不断领会。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已然超出了老师的“教”的范围。

很显然,从专业偏见到就业困难,哲学的“冷门”表明我们今天的社会对哲学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在31年的科研与教学生涯中,王老师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他当年所选择的专业与事业,他爱哲学、爱科研、爱学生,最可贵的是,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思考。

在生活中,他秉持着朴素的生活作风,辩证看待社会现实。在科研中,他回到哲学原著与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进行对话并批判其思想,创新性地看待传统问题。他认为,哲学至关重要,一个没有思想的人注定被他人左右,一个没有思想的民族注定任人宰割。

ad1c7c1c8d4131ccc782df20eab38dc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王老师带着这份对哲学的热爱,从一名学子成为一位热爱真理、追求真理、传播真理的哲学学者,并不断地感染着更多学生投入哲学的怀抱。

访组组员:汝东穗、任豆、宋秀平、沈蕾、张丽、袁承志、邱煜凌

录音整理:汝东穗、任豆、宋秀平、沈蕾、袁承志、邱煜凌

材料整理:张丽

撰写:宋秀平

校对:袁承志、汝东穗

原发【70周年校庆·师者风范】王晓升:爱我所爱 行我所行-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网

http://news.hust.edu.cn/info/1002/45709.htm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主校区东五楼425A 
  邮编:430074 | 电话:(+86)027-87541842 领导邮箱:2005010110@hust.edu.cn
    Copyright 2022 ◎ 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