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召开了为期一天的本科教学研讨会。人文学院董尚文院长及哲学系全体教职工出席了本次研讨会。此外,我校经济学院欧阳红兵副院长、管理学院张克中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毛羽教授、国家治理研究院齐海滨教授等也应邀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董尚文院长在会议开幕式上对哲学系每年召开一次本科教学研讨会的惯例予以充分的肯定,也分析了第四轮学科评估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希望哲学系全体教师能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凝聚共识,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次会议议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PPE项目培养计划的研讨(上午)和大类招生学科基础课程建设研讨(下午)。在上午研讨活动中,哲学系廖晓炜老师首先向全体与会人员介绍了哲学系PPE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并以牛津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PPE项目为例,具体展示PPE项目人才培养计划的概况。接下来经济学院欧阳红兵副院长、管理学院张克中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毛羽教授、国家治理研究院齐海滨教授、历史所夏增民副教授等分别就PPE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以及该项目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提出了具体的看法和建议。

紧接着是自由讨论环节,哲学系张建华老师主持。哲学系陈刚教授、张廷国教授、王晓升教授、韩东屏教授以及人文学院董尚文院长等均就PPE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下午的研讨围绕大类招生背景下学科基础课程(《哲学导论》与《批判性思维》)的建设问题展开讨论,哲学系廖晓炜老师主持。会议首先由特邀嘉宾中山大学哲学系马天俊教授分享其多年来教授《哲学导论》课程的经验。

接下来《哲学导论》课程组负责人张廷国教授具体介绍了该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课程组成员王亚娟老师、袁辉老师、叶金州老师等也分别介绍了各自的授课体会和经验。校教学督导组殷正坤教授就其多年来的听课体会,对《哲学导论》课程的建设问题给出了颇具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下午后半节的研讨,首先由《批判性思维》课程组负责人陈刚教授为大家介绍该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课程组成员张瑛老师、徐敏老师、汤志恒老师等也分别介绍了各自的授课体会,并结合大类招生这一背景,对该课程的进一步建设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自由讨论环节,大家就批判性思维、逻辑、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该课程的内容安排等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
在一整天的研讨活动中,全体与会人员畅所欲言,针对预定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会议达到了充分交流、凝聚共识、同心同力为学科和专业建设继续努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