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红玉 吴永翠 摄影:李庆楠 责任编辑:王博 舒年春
11月5日下午,“中国哲学中的命论”学术研讨会第七场研讨以“中西比较视野下的命论”为主题展开。本场讨论由华中师范大学的王世鹏老师主持,武汉大学的廖璨璨老师、华中科技大学的归伶昌老师、胡靖波老师分别作报告。
图:第七场会议主持人华中师范大学王世鹏
廖璨璨老师就“性命观与道德运气”展开探讨。她以朱熹、王夫之对《四书》尤其是《孟子》中“命”的诠释为切入点,探究了中国传统的“性命观”是否可与西方哲学中对“道德运气”的讨论等量齐观的问题。廖老师指出,朱熹在其理气论框架之下将命划分为三种:“所赋”“所禀”“所值”,强调以气禀解释人之命运。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在其独有的理气论的立场上批评了朱熹的性命观,认为从气禀的角度讨论命运,最终会落入命定论的藩篱。廖老师进一步指出,性命观讨论的不是西方哲学意义上的道德运气的问题,但讨论道德问题时,不能离开运气。
图:第七场会议发言人武汉大学廖璨璨
接下来,归伶昌老师探讨了阿奎那行动理论中的意志与道德运气问题。归老师在梳理阿奎那和与之对立的阿伯拉尔主义在意志和道德运气关系问题之观点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将阿奎那的道德行动理论阐释为一种质形论结构,指出阿奎那以符合理性为行为作为善的形式准则,实际上是允许道德运气作为行为的质料性部分参与到道德行动善恶大小的变化的影响中来。归老师认为,阿奎那行动理论的这一框架,既不否认道德运气的客观存在和对道德行动的影响,又有效限制了它对道德行动进行善恶判断的干扰,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意志不受道德运气影响。
图:第七场会议发言人华中科技大学归伶昌
第三位发言人胡靖波老师通过比较英语世界的逻辑命定论和司马迁《伯夷列传》中的命论指出,中西的“命定论”只是字面上的相似,西方的命定论起源于对逻辑和命题的纠结,而中国哲学的命定论则很可能源自对德福不配的焦虑。相应地,中西哲学对命定论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西方哲学主流致力于深化对逻辑和命题的理解,从而反驳“逻辑命定论”;而中国哲学主流并未明确反驳“祸福命定论”,而是诉诸于历史正义消解德福不配造成的存在论焦虑。
图:第七场会议发言人华中科技大学胡靖波
在开放交流环节,在场学者就义务和符合义务、康德道德论、道德运气、道德评价等问题展开探讨。
第八场也是最后一场的研讨主题为阳明学与明清之际的命论思想。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的贾继让老师主持,湖北大学的龚开喻老师、华中师范大学的杨柳岸老师、华中科技大学的王博老师分别作报告。
图:第八场会议主持人湖北省社科院贾继让
龚开喻老师论述了越中王学的圆善论,并试图以此来为牟宗三的圆善论做辩护。龚老师先介绍了越中王学的“无善论”,阐述了王龙溪、周海门、陶望龄、陶奭龄对这一思想的承袭与发展,强调了“无善无恶说”在保证道德的纯粹性方面的作用。接着论述了越中王学的劝善论,并梳理了该理论从王龙溪到越中阳明学诸学人的发展线索。龚老师认为,越中王学绾合了无善与劝善之张力,对德福关系问题做出了独到的回应:德是依据良知提供的动力,按良知提供的法则,推其极于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在良知的润泽中随心而转的状态即是福。
图:第八场会议发言人湖北大学龚开喻
接下来,杨柳岸老师论述了王夫之的“造命论”,并在此基础上表达了他对于“命”的整体看法。杨老师认为命有三种含义:命令、生命、命运。命的本义为上位者向下位者发布的命令,因此后来引申为命运。杨老师还区分了“命”的“解释性”与“实然性”,“解释性”是指有选择的将某些事情解释为命;“实然性”是指将一切发生的事情都解释为命。杨老师指出,在王夫之看来,琐屑之事、小事不适合和天挂钩;一定要发生变化,才能叫作命,“固然之事”则不算命。王夫之已经认识到各种时态的关系,只能把已经发生的事情当作“命”,而不能将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事情当作命。
图:第八场会议发言人华中师范大学杨柳岸
第三位发言人王博老师论述了王夫之的福德关系问题。王老师指出,王夫之从训诂的意义上将“命”解释为命令,“命”由天所降,其承受的主体是人,且命意味着必有所予夺。在王夫之处,“命”并非前定,皆为人所造。就德福关系来说,王夫之将命区分为“德命”“福命”。追求德为“致上”之维度;追求福是“下致”之维度。王夫之强调了人对“德”“福”二者的共同追求,不可将“福与德打作两片”。最后,王老师强调,王夫之认为每个人德福之所以产生差别取决于两个因素:器、时;因人之“器”的大小和“时”的不同,人之所福德虽有大小,但降命之天并无偏私,人人皆有福德,不存在有德无福或有福无德的情况。
图:第八场会议发言人华中科技大学王博
在讨论环节中,现场学者就二陶对刘宗周的批判是否成立、人能否改变命运、“命”“运”之间关系与王夫之理论的说服力的边界以及在王夫之的理论中是否具有“厚福载德”的面向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至此,本次会议八场研讨全部结束。
11月5日下午五点四十分,“中国哲学中的命论”学术研讨会闭幕式在华中科技大学梧桐语问学中心明义楼问道厅举行,哲学学院王博老师主持。
哲学学院二系主任邵华老师发言。邵老师对所有参与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与精心筹办、组织与参与会务工作的师生们表达了感谢,并分享了自己的参会感悟:首先,中国哲学的命论思想强调的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和达到人与自然的合一,体现了中国人的人生态度和追求,这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面对压力和挑战。其次,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各种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中的有益成分,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加强学科之间的对话和合作,形成多元化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邵老师祝愿各位学者在今后的学术道路上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哲学的研究和发展做出贡献。
哲学学院副院长廖晓炜致闭幕词,廖老师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热情参与,指出,本次以“命”论为主题的学术研讨,在国内尚属首例,在深入的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催生出了众多具有新意与启发性的观点和认识,希望诸位学者在今后能够继续就这些问题展开更进一步的研讨。
至此,本次会议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