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数字时代的人论”前沿讲座系列(第二季)第二讲卓新平主讲“数字时代对人的理解”

来源: 时间:2024-12-02 点击量:

通讯员:王丹 洪亮  摄影:田丁丁 王丹  责任编辑:舒年春

2024年11月15日晚,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和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联合举办的“数字时代的人论”前沿讲座系列(第二季)第二讲“数字时代对人的理解”(慧源哲学茶座第398期)于东五楼429B成功举办。本场讲座的主讲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学部委员,卓新平研究员,主持人为我校哲学学院洪亮教授,与谈人为我校哲学学院王晓升教授与何卫平教授。

1273428da2be3163f6727ce3661ebd1

讲座伊始,洪亮教授介绍“数字时代的人论”前沿讲座系列的缘起,以及“数字时代的人论”商务文库的学术立意。他指出,广泛使用二进制计算机语言存储、复制、传输以及生成信息的数字时代对当下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最直观的体现之一即关于未来人类的增强版存在形态的乌托邦设想日渐浮现,“数字时代,何以为人?”针对这一问题的传统回应正不断被一种脱实向虚的人论愿景所挤压。从学科层面看,以哲学为代表的当下人文社会科学面临自我定位和方法论上的反思任务,是追逐技术-产业界的热点新词?还是基于自身学科传统与问题脉络,在对等高度上提出主场议题?答案不言而喻。基于这一认识,“数字时代的人论” 前沿讲座系列以人论为聚焦点,邀请资深学者和中青年学者,从多个学科视角共同辨析“数字时代,何以为人”,为哲学学科的进一步反思汇集众智。最后,洪亮教授分别介绍了主讲人和与谈人。

卓新平研究员的讲座包含五个部分:1)“人”的进化与形成,2)人之来源的猜测与“发现”,3)人与数字和符号,4)人是“机器”、数字时代的特色及其人类生存,5)人与人工智能:“机器成人?”。卓新平研究员首先从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帕斯卡尔关于“人是会思想的芦苇”的著名论断入手,指出人类具有思想能力并会使用语言,是一种精神与肉体相结合的独特生命体,当前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日益影响这一针对人类的理解,导致“人从何而来”“人去往何处”以及“何为人的本质”三大基本问题在当下时代重新涌现。

针对人类来源的问题,卓新平研究员从神创论与进化论两个角度进行了回顾性梳理。神创论在中外思想传统之中都有体现,无论是女娲造人还是上帝造人,其创造都基于作为原型的神祇;与之类似,人按照人类智能的特点,发展出人工智能。除此之外,卓新平研究员从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关于人类起源的论述出发,论述了经典进化论诞生之前涉及人类起源的诸多思想传统。卓新平研究员认为,对于人类思想表达而言,符号构成其根本表达形式,在当下数字化发展过程中,数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他从历史角度回顾了东西方传统对于数字的不同理解,比如毕达哥拉斯的通过数来探索宇宙万物内在规律的“万物即数”思想。在数字时代,二进制的普遍应用使得人类对于世界和自我的认识似乎又回到了“术数”时代,“大数据”正是“术数”的“术以穷理”和“数以论象”的充分发挥,中国《易经》卦爻中的“阴爻”和“阳爻”曾经启发了莱布尼茨等人对二进制的发现,作为具有原创性二进制计算思维传统的国度,中国应积极参与数字时代的发展。

Ein Bild, das Kleidung, Person, Menschliches Gesicht, Brille enthält.Automatisch generierte Beschreibung

针对“人是机器”这一话题,卓新平研究员从近代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提出的“人是机器”切入,阐述了人作为“机器”的复杂性,拉美特利的锐见为当下世代理解人工智能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路径。卓新平研究员指出,数字时代的特点是其整体性和全息性,在这一时代之中,事物之间的关联模式日趋复杂。与此同时,人类对于宇宙的理解日趋深入,宇宙之中能够“看”见的部分只占极少数,从宏观视角到微观视角,从原子到“虚粒子”“缪子”以及“超弦理论”,人类对未知的探索从未停止。

针对当前数字时代的人类自我理解,卓新平研究员引入并阐述了“人类世”“超人类主义”“人类增强”“赛博格”以及“后人类主义”等多个概念,他认为“人类增强”试图通过技术手段克服人体局限,透过基因工程、神经科学、生物科学以及医学等提升人类身体机能,甚至于实现人类生物体与人工机器的结合,从这种“生化改造人”的赛博格观念出发,“后人类主义”倾向于认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将走向终结,“人学”需要重新界定。

卓新平研究员基于人工智能研究的发展史,指出当代科学家根据人类自身特点推动发展“机器仿人学”,机器智能似乎展现出某种类人的“思维”能力,人类智能基于人的感官来体验世界,机器智能的算法思维来自人类智能又超越人类智能。当今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机器思维对人类思维的超越将带来人类的灭顶之灾,另一种则认为人工智能的“设计”仍被人类掌握。卓新平研究员指出,面对浩瀚宇宙,人类并没有“发明”真理,而只是一再“发现”真理,在数字时代,人也应当意识到自己的有限性,在面对宇宙整体时保持敬畏。

最后,卓新平研究员总结了人类自我理解的相对性,人意识到自己在宇宙中的存在与地位,但又不能穷尽对宇宙的理解,只能以科学的方法不断逼近真相,获得相对真理,因此必须持续探索。人是不断探索未知旅程之存在者,同时透过其不断创造来保持这种探索。人类真正的智慧体现在对存在的维护与延续之中,而不是体现在自我毁灭之中。只有不断审视宇宙整体,体悟大千世界,才能真正地理解人类,展现鲜活的人生。

0057d65e98a04594794010a388d5842

在讲座评议环节,王晓升教授首先指出,人类社会在早期文明时期便显现出与数字结合的倾向,人类运用技术与世界进行互动的初级形态便是用数字来把握世界。当代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人的改造,导致人被异化为技术系统内部环节之一,由此而引发出人类在技术时代的价值和生存意义问题。王晓升教授认为,人区别于机器的独特能力在于对意义的体验,当今教育偏重“技术性”和“知识性”培养,忽视了对意义体验能力的培养,这恰恰是人相比于机器的独特优势。最后,通过比较人类情感与机器对于情感的“模仿”,王晓升教授进一步指出人类对于“无意义之意义”的体悟及其重要性,提出人类在数字时代应该追求对不可计算之意义的思考。洪亮教授认为,王晓升教授所阐述的“无意义之意义”与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留白”有异曲同工之妙。

8f804dc2376701cbfd70d3f1479ceaf

何卫平教授从卓新平研究员的哲学史梳理方法切入,提出哲学研究在当下不能只以崇拜经典的复古方法研究哲学,而应关注当下与未来,强调可能性高于现实性,强调未来。在海德格尔登上哲学历史舞台的时代,当时的新康德主义已不能满足年轻学者的需求,很多人转向了现代艺术与科学。今天的哲学不应着眼于回望,而应着眼于现实与未来。结合虚无主义与宿命论问题,何卫平教授认为人类存在的意义在于对无限的谦逊憧憬,人应该在与宇宙的统一性中寻找自己的意义,而非在主客二分中寻找,在当前的数字时代,如何与技术共存寻找人机合作的可能,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卓新平研究员对两位评论者的评论和回应一一作出了富有专业性与真知灼见的回应,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主校区东五楼425A 
  邮编:430074 | 电话:(+86)027-87541842 领导邮箱:2005010110@hust.edu.cn
    Copyright 2022 ◎ 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