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慧源哲学茶座第394期 || 李秋零教授主讲“康德的目的论思维与范导性的形而上学的可能性”

来源: 时间:2024-11-12 点击量:

通讯员、摄影:柯欣妍 责任编辑:袁辉 舒年春

2024年11月3日上午9:00,华中科技大学慧源哲学茶座第394期、喻家山德国哲学系列讲座第31期在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諮議室(东五楼432)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李秋零受邀主讲“康德的目的论思维与范导性的形而上学的可能性”。本次讲座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院教授张廷国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何卫平、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洪亮、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闻骏与谈。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的30余名师生参与本次讲座。

李秋零教授首先概述了此次讲座的要点。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一开始就只具有否定形而上学的意义,因此《纯粹理性批判》并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批判的工作尚未完成。但是,康德又看到,上帝、宇宙、灵魂等理念虽然不能像纯粹知性概念那样在经验世界获得客观实在性,不能成为建构性的原则,但它们可以作为范导性的原则对于促进科学认识起到积极作用。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提出反思性的判断力概念,由此确定了范导性原则的合法性。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李秋零教授具体展开了《纯粹理性批判》中形而上学的不可能性。在《纯粹理性批判》,康德否定了上帝存在的自然神学证明。根据该证明,人们到处都看到一个结果与原因、目的与手段的链条,看到产生或者消亡中的合规则性;由于没有任何东西是自行进入它所处身于其中的状态的,所以它总是进一步指示着另一个作为它的原因的事物,于是,人们必须要假定某种东西在这个无限的偶然者之外独自原初地和独立地自存着。但是,康德认为这种证明不能提供一种建构性的原则,它远远地超过了迄今的观察所能够给予我们的权利。因此,它最多只能是理性的一条范导性的原则。因此,尽管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必须是建构性的,但基于上帝理念的形而上学必须是范导性的,而这种范导性的原则就是合目的性原则。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李秋零教授根据《判断力批判》中反思的判断力原则,构建了一种基于目的论的范导性原则的形而上学。反思性判断力的原则是主体在认识自然的时候从自己出发为自己的立法,而这“法”就是合目的性原则。根据该原则,对于一个作为自然目的的有机物来说,其各个部分惟有通过其与整体的关系才是可能的;各个部分由于相互交替地是其原因和结果,由此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的统一体。这样一个产品作为有机的和自己使自己有机化的存在者,才能被称为一个自然目的。整个自然界被视为一个目的系统,这个目的系统的最终目的——康德认为——只能是人。因为人是尘世唯一能够给自己形成一个关于目的的概念,并能够通过自己的理性把合目的的诸般事物的集合体变成一个目的系统的存在者。一个个各自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的个人、民族、国家构成了历史的进程。在历史中,人有一种使自己社会化的偏好,也有一种使自己个别化的强烈倾向。因此而到处遇到对抗,正是这种对抗,唤醒人的一切力量,促使他克服掉自己的懒惰倾向,迈出了从野蛮到文化的真正的第一步。文化真正说来就在于培养人的社会价值,而对抗使人为了领先他人而充分地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理性,其结果是文化的发展。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李秋零教授提出,为了突破自然目的论的局限,必须过渡到道德目的论,用道德目的论的普遍立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唯有无条件地、不被其他东西所规定地自己为自己立法的能力,也就是自律的能力,才能使我们跳出历史进步中“人需要一个主人”的怪圈。而这种立法的普遍性就在于:首先,每一个人格的立法必须对所有的人格有效。其次,每一个人格都是一个立法者,每一个人格都仅仅服从和遵循自己的立法。当然,道德的善还不是圆满的善,因为德性是一切我们能够获得的东西、因而也是我们谋求幸福的一切努力的至上条件。但是德福不可能以分析的方式结合,因为幸福和道德是至善的两个在种类上完全不同的要素,因为意志规定的后果,不是取决于意志的道德意向,而是取决于对自然法则的知识和为了自己的意图而利用这种知识的物理能力,

在讲座的最后,李秋零教授总结道,康德在对审美批判力的批判中确立了并通过至善的理念导向了作为自然世界和道德世界的最高原则的上帝。康德的批判哲学通过否认上帝、作为整体的世界和灵魂这些理念的建构性,实际上宣布了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的不可能性,但又通过肯定它们的范导性,为形而上学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在这种意义上,康德完成了自己的批判。在《判断力批判》的前言中,康德也明确宣布:“我以此结束我的全部批判工作。”

张廷国教授对李秋零教授的讲座做总结,他表示此次讲座贯穿了康德的三大批判,李秋零教授通过范导性原则的引入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道德形而上学的可能性的路径,沿着讲座的思路寻找研究康德批判哲学的新路径。何卫平教授表示李秋零教授的报告十分精彩,深入浅出,系统性地把康德哲学回顾了一遍。康德哲学对于今天的哲学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何老师提出一个新的阅读思路,即引导学生在学习康德哲学时可以从“第三批判”的导言开始阅读。闻骏副教授表示李秋零教授这次讲座的重要意义在于加深了我们对康德批判哲学体系的整体的理解,引导我们用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来理解整个体系、更准确深刻地理解康德的形而上学,也提醒在座的同学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康德那些篇幅较为短小的论文。

主讲人李秋零教授的分享引发了与谈人与在座师生们的激烈讨论,大家从讲座主题的不同角度向李秋零教授提问请教与交流,李秋零教授对大家的问题都一一详细地进行了回应与解答,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讲座丰富了自身对康德哲学整体上的理解和认识。

讲座在老师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主校区东五楼425A 
  邮编:430074 | 电话:(+86)027-87541842 领导邮箱:2005010110@hust.edu.cn
    Copyright 2022 ◎ 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