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慧源哲学茶座第373期 ||深圳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郑宇健主讲“世界分叉与人择原理”

来源: 时间:2024-06-12 点击量:

通讯员、摄影:王童  责任编辑:舒年春 叶金州

2024年5月17日下午三点,深圳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郑宇健应邀做客慧源哲学茶座第373期,以“世界分叉与人择原理”为题进行专题讲座,叶金州副教授主持,归伶昌老师、钟世文老师与谈,来自哲学学院和其他学院的十余位师生参与。

在讲座开始,郑宇健教授介绍本次讲座探讨的问题,即基于路径个项(path token)的世界分叉如何有助于阐明或重构人择原理,及其强弱版本之间的内在联系。

然后,郑教授首先界定了相关概念,包括不同层次的个项(token),路径依赖(Path-Dependent)、分支时间(Branching time)和可能世界(possible worlds)、强弱版本的人择原理(Anthropic principle)。其一,个项一词指的是具体的东西,比如一个物体、一个人、一个事件或者一个特定世界。其二,路径依赖序列(PD-sequences)指的是,对于世界w中任何由n+1个步骤(s0,......si,......sn,0 < i < n+1)组成的历时序列,当且仅当以下反事实递归地适用于有前一步si-1的任何步骤si:如果si-1没有发生,si就不会发生,它是一个路径依赖序列;路径指的是,当且仅当x是一个路径依赖序列,并且在tn时从其结束步骤sn开始回溯时,x才是tn时w中的一条路径。其三,厚的个项路径(Thick Token Path)[TTP]中“厚度”指的是,对路径中某一时刻的“移动”事件的定性描述的特征,或者是对其在路径中的后继事件的描述的特征;个项优先原则(Tokening Primacy Principle)[TPP]指的是,因果关系首先必须是在一个世界w上发生的具体的特定事件,才能有真正的因果关系。其四,弱版本的人择原则认为,人类的观测对宇宙施加了某种选择效应,宇宙必须具备观测者存在所必需的属性;强版本的人择原则认为,人类在宇宙中确实占据着特殊的地位。

在此基础上,郑教授展开解释非决定论框架下的世界分叉与人择原理。

首先是路径依赖的两条进路:函数式(数学世界里的,in mathematical space) vs个项式(物理世界李的,in physical space)。对于前者,在路径依赖关系的函数意义上,代表路径类型/特征的变量可以与那些只在一个世界中取值的变量一样,对于某个空间中的任何给定路径变量,我们都可以推导出一个定义明确的路径依赖概念,它涉及任何在函数意义上依赖于前一个变量的变量。对于后者,与之相反,[TTP]对任何数字上不同的路径之间的语元差异敏感,因此依赖于这些个项差异,因此,我们回过头来总能看到一条独一无二的路径,而不论其最终结果所体现的属性如何。个项式进路是一种形而上学上原始、自下而上的方法,它能够解释回溯必然性与进化偶然性相结合这一特征。

然后,依据上述两条不同进路,在(现实)世界内,存在两种路径生产的基本模式,一种是分支模式,见图3,另一种是聚合模式,见图4;在(可能)世界分叉中,如果从下游的分叉结果回溯上游的因果条件,则得出图5和图6。

3 实际路径产生的分支模式

图4 实际路径产生的聚合模式

图5具有分支点的可能性因果树(Source Beatty 2016)

图6具有分支点和聚合点O2*的可能性因果树

再后,上述图片体现了路径依赖过程会产生多种结果,郑教授提出,我们应区分两种制造差异的方式:函数化(functional)和历时化(diachronic)【个别化】的路径依赖差异,前者涉及不同世界中具有不同属性的可选(完整)路径,而后者涉及在不同时间具有不同下游步骤的世界内部路径;这两种方式并不一定相互竞争或相互排斥。例如,在图6中,图示交汇的路径在模态空间中是相互排斥的,而不是如图4所示的物质成分或影响的因果渠道,函数化(至少在图5和图6所代表的那种情况下)并不适合或旨在解决实际的聚合问题。为了避免把两条可选路径之间形式上“重叠”的A-B1部分视为两个世界之间因果或时空共享的部分,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是把A-B1(以及其他节点符号)视为代表属性类型(property-types)而非具体个项(concrete tokens),因为世界肯定可以共享某些属性类型,而个项用来表示与历时式差异制造的相关具体个体。函数化将整个路径作为自变量,将这些状态或结果的属性类型作为因变量,相反,个别化将路径延伸步骤作为动态变量,将这些状态或结果的路径内值作为因变量。

总体而言,人择原理之历时整体论版本认为,对相关实体内容的个别化来说,历时的因果语境是必不可少的。这种语境式个别化具有如下知识论和本体论相关性:简言之,知性观察者身处该语境中(的特定位置);而知性对象的形成本身则(在一种共生进化的意义上)归因于该语境。同一个(长程)本体论语境既产生了上游的知识对象,同时也产生了下游的知性观察者(理性重建者/诠释者)。换言之,后者相对于前者,构成了一种逻辑模态上自成一格的关系,郑教授称之为“回溯性姿态”。

叶金州老师对讲座内容做了简要总结。接下来的问答环节中,归伶昌老师针对历时路径提出疑问,钟世文老师针对路径依赖提出疑问,武汉大学蔡恒进教授指出“认知坎陷”可以解释两种语境的差异,与主讲人商榷,郑宇健教授针对这些问题和点评逐一做出了细致回复,几位老师展开激烈讨论。

叶金州老师指出,主讲人丰富了我们对世界分叉与人择原理的理解和认识,引发了点评人和与会者的开放性讨论,对此他代表哲学学院深表感谢,至此本场讲座圆满结束。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主校区东五楼425A 
  邮编:430074 | 电话:(+86)027-87541842 领导邮箱:2005010110@hust.edu.cn
    Copyright 2022 ◎ 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