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复旦大学王新生教授做客慧源哲学茶座(第325期)

来源: 时间:2023-06-08 点击量:

通讯员:湃浩  摄影:朱凯  责任编辑:归伶昌 叶金州

2023年6月2日上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新生教授应邀做客慧源哲学茶座(第325期),以“古典阿拉伯哲学的调和性与创新性”为主题作了学术报告。本次活动在哲学学院咨议室(东五楼432)举行,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院长董尚文教授主持,归伶昌老师评议。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何卫平教授、工会主席闻骏副教授以及部分本科生、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王老师首先介绍了关于阿拉伯哲学在名称上的分歧,考察了“伊斯兰哲学”、“阿拉伯(语的)哲学”、“ 阿拉伯(人的)哲学”等名称,选择“阿拉伯哲学”作为合适的名称,并给出了该名称的定义与描述。而后王老师介绍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家对阿拉伯哲学在哲学史上的“二传手”之成见,即对阿拉伯哲学独创性的否定,这也部分地导致了当代阿拉伯哲学研究的冷门。接下来,王老师通过以下七个部分论证了阿拉伯哲学的调和性与创新性:教争的哲学底蕴、辩证神学的孕育、翻译运动的嫁接、漫步学派的成型、安萨里的杀威棒、阿维洛伊的反诘、东方智慧的沃土。王老师介绍了铿迭(800-873)、法拉比(870-950)、伊本·西那(980-1037)、安萨里(1058-1110)、阿维洛伊(929-1031)等阿拉伯哲学家的代表思想,并最终得出结论:首先,阿拉伯哲学乃希腊哲学之赓续,亦即希腊哲学之存续;再者,阿拉伯哲学调和了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哲学,在这个意义上,王老师称之为新柏拉图主义的亚里士多德主义;最后,阿拉伯哲学调和了哲学与宗教,其双重真理论维护了哲学的合法地位。因此,阿拉伯哲学在哲学史上并非仅仅起到了“二传手”的作用,阿拉伯哲学兼有调和性与创新性,并且其调和性本就是其创新性的表现。



在座师生积极提问,广泛讨论。归伶昌老师进行了评议和提问。归老师认为王老师以阿拉伯哲学的调和性作为其创新性的论证是相当有说服力的,也可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理解,并且指出了经院哲学与阿拉伯哲学所共同关注的一些问题。董尚文老师认为,王老师对伊本·西那对于共相问题的解决思路对他非常有帮助,通过对比托马斯·阿奎纳和伊本·西那的共相理论,指出我们在研究时不应忽视阿拉伯哲学对经院哲学影响和作用。何卫平老师也就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共通之处进行了讨论,肯定了王老师关于阿拉伯哲学是“新柏拉图主义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论断。

最后,董尚文代表学院对王老师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本次讲座至此圆满结束。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主校区东五楼425A 
  邮编:430074 | 电话:(+86)027-87541842 领导邮箱:2005010110@hust.edu.cn
    Copyright 2022 ◎ 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