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刘玮教授做客慧源哲学茶座(第327期)

来源: 时间:2023-06-04 点击量:

通讯员:宁淼 张哲敏 摄影:宁淼 责任编辑:易刚 叶金州

2023年5月28日下午2点,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刘玮应邀做客慧源哲学茶座(第327期),以“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德性列表”为主题作了讲座分享,讲座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易刚副教授主持,归伶昌老师评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哲学系左金磊老师、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徐敏教授、院长助理叶金州副教授、系主任邵华副教授、袁辉副教授、王博老师、钟世文老师以及部分本科生、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刘玮老师从《尼各马可伦理学》与《欧德谟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所给出的两个大致相似的伦理德性列表出发,带领同学们细致考察两个列表之间的异同,刘玮老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带领同学们对比分析了德性表中的“无名”“正义”“明智”“羞耻与义愤作为准德性”等等殊异之处,帮助我们了解亚里士多德如何看待关于德性与恶性的习俗意见、如何界定某种品质是不是伦理德性、如何看待不同德性之间的差别、伦理德性的列表是完整的还是开放的,并借此论述了《尼各马可伦理学》与《欧德谟伦理学》的成书时间先后等问题。在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中,同学们对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理解更加深入。刘玮老师在最后用诙谐的语言给出了在理解德性列表时的建议,当今的德性伦理研究过分扩充德性列表,不如坚持亚里士多德式的“如无必要勿增德性”,坚持严格的筛选标准,只把那些含义足够清楚、指导行动足够明确、没有彼此重叠的品质接受为德性,可使人们更容易记忆和指导行动。


 

在座师生积极提问,广泛讨论。归伶昌老师进行了评议,并就德性列表的顺序等方面提出了问题,王博老师对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当中是否有类似儒家哲学当中的道德模范提出了疑问,袁辉老师从康德哲学的视角对亚里士多德的道德教育提出了问题,邵华老师则对实践智慧或明智与智慧在《欧德谟伦理学》中的可能混淆提出了疑问。在座许多学生也在刘玮老师的精彩讲授中受到启发,提出了许多疑问,如“勇敢德性是否仅仅只存在一个情感程度的连续体,而非两个连续体?”“对德性的认知在何种意义上发挥指导作用,在道德教育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等问题,刘玮老师一一作了详细解答,在座师生都表示受益匪浅。

最后,主持人易刚老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也对在座师生的参与表示感谢,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主校区东五楼425A 
  邮编:430074 | 电话:(+86)027-87541842 领导邮箱:2005010110@hust.edu.cn
    Copyright 2022 ◎ 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