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哲学始于惊异——北京师范大学戴茂堂教授来院讲学

来源: 时间:2022-06-10 点击量:

通讯员:杨晨 责任编辑:程新宇 叶金州

2022年5月31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国际中心戴茂堂教授做客我校哲学学院慧源哲学茶座(第299期),做了题为“一个被忽略了的话题:哲学始于惊异”的学术讲座,讲座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程新宇教授主持,党委书记杨海斌以及学院研究生、本科生参加本次学术讲座。

讲座围绕如何理解“哲学始于惊异”,分五个部分:

  1. “哲学始于惊异”由何而来?

  2. 如何理解惊异的“异”?

  3. 如何理解惊异的“惊”?

  4. 如何理解“哲学与惊异”?

  5. 如何看待哲学的使命?

    关于第一个问题,“哲学始于惊异”由何而来?戴老师提到,著名学者张世英、邓晓芒曾经都讨论过“哲学始于惊异”,在张世英先生的《哲学导论》一书的序言里就提到“哲学始于惊异与闲暇”;邓晓芒先生在一篇论文中提到“哲学始于惊异”的涵义。而这个说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戴老师认为,“惊异”描述的是一种做哲学的态度,判断一个人是否在进行真正哲学研究的一个标准就是他是否具有惊异感或者好奇心。惊异感是一个哲学家的重要素质。“哲学始于惊异”并不是从时间上强调哲学开始于惊异,而是自始至终惊异都要贯穿哲学,惊异与哲学同在,哲学始终与惊异绑定。

    关于第二个问题,如何理解惊异的“异”?戴老师表示:不能将惊异等同于惊讶,惊讶丢弃了“异”,而惊异就是惊讶和差异。差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放眼世界,差异触目皆是,差异可以在各种各样的层面表现出来。其一,自然界的各种不同物种,比如树叶和河流不一样,西瓜和南瓜不一样,牛和马不一样。自然界有多少事物,多少物种,就有多少差异。自然界中的差异处处皆有,不同种类之间,相同种类之间都有差异。古希腊先哲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为什么?原因就是河流本身总是在变,不同时间的深浅变化、急缓交替,因此河流本身也充满着各种差异。其二,相对于不同物种,作为同一物种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是比比皆是,种族、性别、老幼等外在特征是一些肉眼可直观的差异,而偏好兴趣性格等内在特征是一些肉眼不可直观的差异,这一类差异属于观念差异,延伸开来可以是精神差异、文化差异。人本身以及人之间的差异性导致哲学难以对“人”下定义,人的可能的定义就是人不可以被定义。人是不可确定的,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不一样,由此可见人是发展和流动的,人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戴老师认为人是世界的奇迹,面向未来从而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世界之所以有奇迹,是因为有各种不确定性以及我无法确定为什么我恰好是我。因为差异无处不在,所以构成了这个神奇的世界。

    关于第三个问题,如何理解惊异的“惊”?戴老师说道:“世界到处都是差异,这种差异特别重要。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差异,那么我们就无法区分各种事物之间的边界,一个完全同化的世界是可怖的,我们无法成为我所是,我们没有自己的独立意义,我们完全融为一体,这多么恐怖!牛羊马、白天与黑夜,没有差异,没有边界,世界就是混沌一片。而惊异就是:万事万物彼此呈现其差异,保有自己的唯一性与独特性。就这一点而言,人是惊讶的,而差异是令人惊喜的事情。”在“惊”和“异”二者的关系上,戴老师强调:“异是惊的对象,惊异可以表述为惊与异;而惊是异的一个结果。差异性构成了世界的真相,而人因为看到了世界的真相所以惊讶、惊喜和惊叹。”面对讲座的全体受众,戴老师感叹道:“差异是如此重要,假设世界没有差异,我们无法想象世界是什么样子。因此在座的各位朋友们,你要成为你自己,要做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人,要成为与众不同的人,要做一个奇迹,不要做别人的附属,要以强烈的反思批判意识体悟和感受生活的参差与差异。”

    关于第四个问题,如何理解“哲学与惊异”?戴老师分了两点来谈:(1)因为有差异,世界成其为世界,世界的真相是差异。世界有差异,同时也有整全与统一。完整的一天由白天和黑夜组成,完整的家庭有男人和女人。一个学校不可以只有老师没有学生,也不可以只有学生没有老师。缺少任何一方,学校都不能成其为学校。一个硬币不可以只有正面没有反面。因此,差异成全了世界的本相,同时也呈现了世界的完满性。世界是差异的但同时也是相通的。差异使得每一个个体成其为自身,同时也成就了自身的整全。差异和统一,一体两面,辩证统一。(2)哲学始于惊异,惊异始于自我觉醒。知人则哲。对人有所明白,有所了解,那么你就是处在哲学状态中。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将自己当作对象来认识,人的肉眼只能看到他者,却看不到自己,所以人还有一个心眼,向内关照自己。世界观是名词,观世界是动词。确切来说,哲学是观世界而不是世界观。哪怕不是一个哲学家,也要学会观世界,产生观世界的行动十分重要。哲学名词太多,动词太少,戴老师说他特别希望哲学能增加许多动词进来。希望哲学多一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东西,少一些静止不动的抽象名词,抽象名词如同抽走了生命力,这并不是一件好事。一棵树无法将自己当作思考的对象,但是人可以。人如果没有惊异感,那么人就处在蒙昧状态,就无法将自己与世界还划分开来。哲学是人的骄傲和人的高贵,这跟自我意识和惊异感有关,反之则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关于第五个问题,如何看待哲学的使命?戴老师认为哲学的一大问题是:“如何在差异的世界中寻找统一?换言之,如何在特殊性中找到普遍性?西方哲学史上,罗素认为,哲学和科学在寻找普遍性上是相同的。戴老师则认为罗素的观点不对,哲学和科学寻找的普遍性恰恰不相同。科学寻找世界的普遍性是在所有的特殊性当中提炼和概括出共相,跟特殊性保持距离。比如科学家给动物下定义,就必须保证去掉所有具体动物的差异和特殊性。因此,科学家寻找普遍性就是放弃特殊性的过程,这会导致特殊与普遍之间的紧张;而哲学家寻找普遍性是一个抓住特殊性的过程,在特殊性和差异性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戴老师表示:“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上卷中提到:‘审美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在特殊性中寻找普遍’,同理,哲学也是从特殊性出发,找到普遍性,并立足于特殊性去体会普遍性。如果做哲学缺乏惊异,那么学者往往就会忽视哲学的真正使命——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的打通”。

    在互动环节,硕士生杨晨提问:为什么差异性是世界的本相而不是统一性是世界的本相呢?您是如何论证的呢?

    戴老师回答:哲学要澄清一个问题或者一个观点,不能采取实证主义的方式。你为什么是你而不是他人,这种东西没有办法去实证。世界本相为什么是差异性,这个实证不了,更多的是一种反思。因为这个问题不能够回答,才能感到惊异,这里面充满神秘。用证明来达到结论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而不是哲学的方法。真理是自我呈现出来的,而不是论证出来的。真理是通过语言呈现出来的,如果语言清晰,可能呈现得好一些,不清晰就差一些。如果一定要通过证明来达成思维的清晰性的话,可以采用反证法,你可以思考,如果世界没有差异性,那么世界还会存在吗?不建议用实证的方法来学哲学,哲学的反思与批判性无法完全通过实证的形式表达出来,更多的还是一种觉察与体悟。

    程新宇对戴老师的讲座给予了简短的总结和回应。她认为戴老师是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对“哲学始于惊异”这个古老的命题进行了新的阐发,谈到了哲学的本质、从事哲学的基本素养和研究哲学的方法。然后她做了一些回应。她说,哲学始于惊异与闲暇,一个人如果习惯于人云亦云或从众趋同、缺乏自我意识、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那么这个人就不适合学哲学;如果一个人只是沉溺于日常琐碎事物中,缺乏好奇心和非功利性的求知欲,那么这个人也不适合做哲学。关于同和异的关系,她追溯了从古希腊到现代哲学中的理念和摹本、一与多、共相与殊相、普遍性和特殊性,特别对黑格尔逻辑学中的同一、差别、根据这个扬弃的辩证过程进行了阐释。关于科学和哲学的关系,她引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从“一切科学的女王”到“流离失所的海古巴”的比喻来说明“科学的尽头是哲学”这一说法的含义。

    最后程新宇对戴老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学术交流。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主校区东五楼425A 
  邮编:430074 | 电话:(+86)027-87541842 领导邮箱:2005010110@hust.edu.cn
    Copyright 2022 ◎ 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