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哲学学院成功举办2021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来源: 时间:2021-07-07 点击量:

通讯员:朱李缘 编辑:邓小磊  舒年春  责任编辑:闫俊懂  廖晓炜

“社会需要哲学,哲学服务社会”,为增进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增强华中大哲学学科影响力,7月3日至4日,华中大哲学学院成功举办了2021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全国各大高校的37名优秀大学生相聚喻家山。

7月3日下午14:00,“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哲学学院志愿者在华中大国际学术交流中心8号楼迎接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入营营员。

7月3日晚18:30,按专业进行了面试,从多方面考察了营员的综合素质及学术潜质。各专业老师与同学们展开学术探讨,对每位营员做出了客观评价。

7月4日上午8:30,开营仪式在东五楼博闻厅(429B)举行,院党委书记杨海斌、副书记闫俊懂、副院长廖晓炜参加,学院特别邀请了李耀南教授和王晓升教授与会,并与营员一同合影留念。会议由研究生辅导员邓小磊主持。

在开营仪式中,副院长廖晓炜致开幕词,开营仪式后是两场学术报告。

李耀南教授作了以“庄子的伦理批判”为主题的学术报告,李老师从三个方面谈了庄子对儒家的伦理思想批判。第一是儒家的仁义和道德的对立,通过庄子独特的视角,看到儒家思想在现实中可能会产生的弊端。第二是作为相对伦理价值的仁义,和所谓与恶相对的善所造成的伦理困境。第三是形式化的仁义成为获取私利的工具,当人们去遵循这样一种外在于人性的形式规范的时候,就不知不觉走向道德的反面。

王晓升教授作了以“鲍德利亚的消费社会批判理论及其启示”为主题的学术报告。王老师用经济危机生产相对过剩引发同学们对生产和消费的思考,由此引入鲍德利亚仿真生产、仿真需求、仿真劳动的概念,区分马克思的再生产和鲍德利亚的再生产,并对鲍德利亚消费社会审美意义的生产进行更详细的阐发。

讲座气氛活跃,同学们踊跃地提问,与李耀南教授、王晓升教授进行讨论,李教授、王教授一一解答了他们的问题。

接下来,副院长廖晓炜进行招生宣讲。廖副院长从学院的历史发展、学科方向、人才培养、校园生活几个方面为同学们详细地介绍了哲学学院的优势和特点,并阐述了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系。

经过报名资格审核和面试考核,本次夏令营共选出26名优秀营员,学院领导和老师为此次夏令营中表现优秀的营员颁发了荣誉证书。

闭幕式上,杨海斌总结。首先感谢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其次,介绍了华中大,随后,以白杨礼赞哲学教师,号召全体学生爱智、求真、向善、致美,最后,祝愿同学们来校深造,为正直朴质的风骨和坚强奋进的精神一同喝彩。

活动最后,同学们借助视频回顾两天来参营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同学们纷纷表示谢意,在学术交流中体会到了哲学学院浓厚的人文关怀,真心期待明年诸位学子能够相聚华中大,继续在哲学学院开展自己的学术之旅。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主校区东五楼425A 
  邮编:430074 | 电话:(+86)027-87541842 领导邮箱:2005010110@hust.edu.cn
    Copyright 2022 ◎ 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