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哲学学院举行第54期“凡夫哲学读书会”

来源: 时间:2022-05-04 点击量:

通讯员:严文杰 摄影:严文杰 编辑:邓小磊 责任编辑:闫俊懂

2022年4月23日(星期六)18:30-21:00,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博士滕磊应邀做客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举办的“凡夫哲学读书会”(第54期)研究生学术沙龙。本次沙龙的主题为“交融互涉:论马利翁的情爱之思”,参加本次交流的两位与谈人分别是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卓洪峰博士和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李格非博士后。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罗正东以及我院部分本硕博学生参加本次活动。

分享伊始,滕磊博士感谢“凡夫哲学读书会”的邀请,并称赞读书会和“沙龙”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首先,滕磊博士以一首Roy Croft所写题为“我爱你”的诗开始本次分享,他从诗中揭示出命运、语言以及给予等核心概念的神学背景,从而引出“人爱”与“神爱”交互相融的主题。在此意义上,滕磊博士以马里翁的《情爱现象学》中展现出的圣俗交融进路为线索,并以“爱洛斯还原”为切入爱领域的方式,从而提出一种“显现-给予”的新模式,以此表达了对经典现象学显现模式的质疑,最终揭示出一种本质为“不显现”的显现模式,进而以一种不依赖于主体表象的方式去触及现象自身的实在性。他还指出马里翁希望通过“爱洛斯还原”恢复爱的尊严,使人们关注还原的被动性,从而扭转之前的主体优先性传统。在“有人爱我吗”的呼召中将自我放逐在自我之外,进而恢复他者外在性的优先性地位。在揭示出他者的优先性地位的基础上,类比出“人爱向上”与“神爱向下”的现象学维度,并指出神爱在隐匿中保证着人爱的前进,从而刻画出不可见中的可见性视角。最后,滕磊博士指出,人爱与神爱的统合,既是对形而上学的抵抗,也是在探问一种非形而上学

主体概念的可能性,进而肯定不可见的超越性维度。

沙龙的第二个环节是与谈人的交流。首先,卓洪峰博士肯定了分享报告的学术价值,作者通过“圣-俗”之间的纠缠,刻画出人爱与神爱的交融。并提出身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我们,形而上学的抵抗最终是否能够落实到具体的体验之中,这对于世俗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迫切的和重要的。其次,李格非博士后站在中国哲学的立场上对讲座进行了点评,首先就滕磊博士在分享中提到的关于中国哲学中缺失一种“不断更新”的修行进程的观点进行探讨,并指出中国哲学也注重习性的养成和渐成的修行。同时,进一步指出在马里翁之前,如胡塞尔和舍勒都指出了现象学的非操作性,而非完全意义上的自我构造之学。

在分享提问环节,同学们对“爱洛斯还原”作为一种“第三还原”所带来的一系列神学和哲学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滕磊博士对相关问题一一作出了解答。

最后,严文杰博士进行了总结,并代表在座的各位同学再次感谢滕磊博士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分享。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主校区东五楼425A 
  邮编:430074 | 电话:(+86)027-87541842 领导邮箱:2005010110@hust.edu.cn
    Copyright 2022 ◎ 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