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魏亚杰 雷筱菁 谢辰禾 责任编辑:罗正东 舒年春
2024年9月21日下午,中国康德哲学专业委员会暨德国哲学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康德诞辰300周年特别纪念活动——“名家谈康德:康德与跨文化视野下的哲学研究”在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博闻厅(东五楼429B)隆重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张志伟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韩水法教授、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傅永军教授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舒远招教授等名家受邀进行对谈,由华科大哲学学院教授张廷国主持,我院邵华、闻骏、罗正东等老师以及校内外众多师生参加活动。
首先,主持人张廷国教授向参加此次对谈的专家学者们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现状,并邀请张志伟教授发表演讲。
张志伟教授:康德的理性与普遍哲学
张志伟教授从特殊性和普遍性之间的关系切入,深入探讨了跨文化视野中的哲学研究及其与康德哲学的关系。张志伟教授指出,康德从人类的视角出发,强调人通过先天认识形式认识世界,同时也揭示了人类理性的局限性。接着,张教授进一步探讨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概念,指出康德的理性具有某种宇宙主义的特质。然而,这种西方哲学背景下的理性被视为普遍理性,在当今民族主义盛行与跨文化交往的全球化时代成为了一个复杂的问题。在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设想和构建面临挑战的情况下,能否从最普遍的哲学视角出发,使得不同文化之间求同存异,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此外,张志伟教授强调了跨文化自觉的重要性。他指出,从基础教育开始,我们实际上已经处于跨文化的环境中,这对我们思考问题的背景认定具有重要影响。康德虽然意识到了人类视角的局限性,但未必意识到了人类文化的有限性。张教授认为,跨文化视野下的哲学研究能够突出我们的自身有限性,并促使我们思考在跨文化环境下是否存在一种普遍的哲学。
韩水法教授:康德思想的原则性意义
韩水法教授结合启蒙运动,对张志伟教授引出的问题作了补充。韩水法教授首先回顾了作为启蒙运动的思想总结者的康德。韩教授指出,启蒙运动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其一是“人类的一般理性”,即所有人都共同拥有这样的理性,从而理性代替了信仰;其二是“普遍的人”,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人在政治和法律上成为完全的人,正是法国大革命之后,西方才真正消除了社会等级观念。
韩教授指出,尽管康德的思想强调人类的共同理性,但在面对不同文化时,依然带有时代的局限性。韩教授回顾了18世纪西方对中国的态度转变,18世纪上半叶西方对中国持肯定态度,但下半叶则急转直下,出现了对中国文化的否定。这一变化反映了西方在启蒙运动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对其他文化的认知发生了转变。
在跨文化视野下,韩教授强调,人类的共同性远大于分歧,这在科学上也得到了证明,如人类基因的一致性和共同起源。然而,实际利益和宗教信仰导致的分歧依然存在,并在现代社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人类历史并没有如福山所预言的那样终结在西方自由民主制度之下,反而是分歧加大和冲突加剧。
尽管如此,韩教授认为康德的思想仍具有重要的原则性意义。康德的普遍立法思想和一般人类理性依然有效,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和解决当今世界分裂与冲突的框架。在生物学上的共同性和心灵中的共同理性前提下,韩教授呼吁我们寻找最基本的共识,探索不同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和谐相处之道。
傅永军教授:以康德为视角重新思考普遍主义
傅永军教授对前面两位教授的精彩发言进行了点评,他提倡将康德作为一个镜像,重新思考普遍主义。他认为康德的哲学带来了一种误导,使我们在先验概念的框架下理解经验,忽视了经验所表现出的物质层面。这导致现代人理解事物时,往往是先理解事物的观念,而不是事物本身;人们并不关心事实相关的经验,而是关心概念在一个系统中能否证明自身。
傅教授强调,人类的冲突并非因为事实没有如实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而在于我们把握事实的观念不同。他指出,人们可以以上帝视角去理解绝对超越的主体,但这种理解往往与经验对象无关,而是关心概念在先验系统中能否用完美的逻辑证明自身。这种对概念的关注,使事物本身被遗忘,导致社会进步需要通过概念创新来说明。
傅教授认为,康德的普遍理性虽然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事物的框架,但实际上人们对普遍理性的坚守却在现实中走向了实用主义,由求真转为求实。傅教授进一步指出,康德理论引导我们在事物之间建立确定性联系,以解决理性方面的相关任务,但这也遮蔽了对事物关联性和有效性的哲学思考。他认为,我们不仅需要逻辑式的思考,还需要借鉴哈曼、洪堡、赫尔德等哲学家的修辞和叙事方法,只有走出康德,才能接近康德。
舒远招:康德哲学的普遍视野
舒远招教授指出,“康德与跨文化视野下的哲学研究”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方面是康德哲学研究本身具有跨文化性,另一方面是康德的思想对当今中国的跨文化哲学研究具有重要启发,其核心在于理解康德哲学的普遍视野,这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静态角度来看,舒教授指出,康德哲学在多个领域,如知识学、美学和伦理学中,都强调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同时,康德对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及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的设想虽有着误解但也具有前瞻性,这种普遍眼光不仅跨越了地球上不同文化的差异,还展现了一种无限的宇宙观。
从动态角度出发,舒教授探讨了康德对人类历史、世界历史进程及人类精神特别是信仰发展过程的考察。康德认为,在历史的早期阶段,差异性较大,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不断展现,差异性逐渐缩小,趋同性和普遍性逐渐增强。舒教授指出,康德的哲学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人类文化和历史发展的普遍视角,这种视角对于现代跨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主持人张廷国教授总结了四位专家的发言。他强调,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我们这个时代更加需要对道德法则、定言命令等的坚守。康德提出的诸多哲学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人是什么”的问题,它是一个关乎人类命运的一个大问题。张廷国教授还补充了目的论对于跨文化的哲学研究的意义。
讨论:汉语哲学的普遍性?
在讨论环节,邵华老师向韩水法教授提问:理性是超越于文化差异之上,还是受到文化和语言的限制?如何界定汉语哲学,到底是强调它的普遍性还是特殊性?韩水法教授回答,我们完全可以用汉语来做哲学研究。人拥有基本的语言结构,它可以掌握各种不同的语言。汉语有独特的语法结构,但是作为一种学术,汉语哲学是具有普遍性的。
针对韩水法教授的回答,傅永军教授提出了两点不同意见。首先,对于如何理解中国哲学,傅永军教授认为,中国哲学就是按照历史学来建立哲学,其中不会涉及到全球化、文化多样性、普遍主义等问题。汉语哲学需要改变中国哲学的思考方式、需要面对时代直接提出问题,由此就过渡到汉语哲学的普遍性问题。汉语哲学的普遍性在于问题的普遍性,它和其它语言一样都能对时代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询问、给出独特的问题表达式和解决方式。其次,傅永军教授认为,没有一种语言是完美的,哲学的普遍问题必须在不同的语言之下回答,所有的普遍性问题都有其具身性,必须在历史和语言展现的理性中实现出来。
张志伟教授向韩水法教授提出自己的疑问:关于汉语的普遍语法结构,具体是指现代汉语还是古代汉语?韩水法教授从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理论进行回应。韩水法教授指出,乔姆斯基分析的汉语是现代汉语,他不承认某种语言会受到其它语言的影响,或者采用其它语言的语法,每一种语言都是在不断演化的。舒远招教授质疑道,无论何种语言,它们提出的问题都是相同的,在不同文化的语言中都有一个相对普遍的问题。但是,使用同一门语言的人,其内部却有着各种差异,他们各自的立场、观点和思维方式都不同。对此,傅永军教授认为,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语言之下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
接着,张廷国教授向韩水法教授发问:汉语哲学的属性是什么?文德尔班对于哲学的界定就是Wissenschaft,胡塞尔将哲学界定为严格科学意义上的学问。那么汉语哲学能否在这个意义上来理解?韩水法教授指出,在汉语里,Wissenschaft翻译为科学、知识、学说都不准确,在汉语中需要用不同的词来表达它的含义。不同语言的交流、甚至同一种语言之间的交流是有界限的。
之后,各位专家学者又围绕着汉语哲学研究的问题的独特性、语言学和美学的关系、语言之间的互译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最后,主持人再次向四位专家表示感谢,本次名家谈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