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国诠释学领军人物走进华科讲堂

来源: 时间:2011-09-19 点击量:

2011年6月15日,北京社科院研究员洪汉鼎先生应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邀请,专程来我系进行有关《诠释学与文本诠释》的授课。这门课程是我系申请的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的一部分。此次邀请洪汉鼎先生授课,旨在积极贯彻我校建设一批高水平国家化研究生课程的方针,促进学术交流,切实加强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洪汉鼎先生1938年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原籍湖南长沙。1951年至1956年在江苏无锡市辅仁中学读书。1956年夏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从师于贺麟教授、洪谦教授和冯友兰教授,研习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1961年毕业。1963年报考中国科学院哲学所硕士研究生。197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任贺麟教授助手。1983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资金,赴德国进修两年,由于对中德哲学交流作出贡献,1984年10月受德国总统卡斯顿斯的接见。1985年返国后,任职于北京社会科学院哲学所,1986年任研究员(教授) 。1991年荣获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哲学名誉博士,以后多次赴德国、香港等地讲学。1992年中国国务院为表彰在科学技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授予政府特殊律贴。1994年代表作《斯宾诺莎哲学研究》(199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获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1995年任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客座教授,并在德讲学一学期。回国后,先后任国内山东大学、东南大学客座教授,并任北京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96年译的《真理与方法》两卷本(1993-1995年台湾时报图书公司出版)又获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年受台湾中正大学邀请,赴台湾十所大学讲学。现任北京社会科学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中华全国西方哲学史学会和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以及国际斯宾诺莎学会(荷兰,德国)理事。洪汉鼎先生作为我国老一辈研究西方哲学的著名学者,对于英美哲学和大陆哲学都有深入的研究,特别在诠释学领域有很深的造诣,是我国诠释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他著作甚丰,在内地和台湾出版专著、译著共二十多部,德文出版著作六部,主要学术论文50多篇。近年来在台湾担任客座教授并主持国际和两岸三地的诠释学会议,主编《中国诠释学》。

当6月15号上午洪先生踏进哲学系429教室时,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洪先生的到来。这次课程不仅有研究生参加,而且吸引了许多本科生参加,一些外系的老师和同学也慕名而来。诠释学是一门涉及范围极广的交叉学科,不仅哲学,而且法学、文学、历史学等许多学科都涉及诠释学问题。第一天,洪先生从诠释学角度分析了文本概念,他从分析哲学和大陆哲学对于意义的看法入手,通过举例,层层剖析、细致入微地介绍了西方的意义理论,又从意义理论进入到文本概念,深入浅出的讲解令同学们耳目一新。接着几次课,洪先生介绍了当代诠释学中关于文本理论的一些主要观点,包括里克尔、贝蒂等当代诠释学名家的理论,最后用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理论做了总结。讲课过程中涉及到诠释学和文本诠释的诸多问题,洪先生对每个问题都进行详细讲解,并且追本溯源、旁征博引,显示了深厚的学术修养和对问题的透彻理解。通过讲座,同学们对于当代诠释学前沿问题有了全盘的把握,对于文本诠释的性质、方法和作用有了清楚的认识。在讲课过程中,洪先生常常从诠释学问题联系当代西方哲学一些重大问题,比如语言问题、本体论问题、现象学问题,并且联系到整个哲学史的发展,这样不仅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也使同学们对于诠释学的哲学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每次在课间休息时间,同学们都会围着洪先生谈论课程中的一些问题,洪先生耐心地为大家答疑解惑。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也就本专业的诠释学问题和洪先生进行对话交流,深感受益匪浅,对于本专业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在课后,还有学生陪伴洪先生散步,聊一些哲学问题。在讲座期间,洪先生常鼓励同学们多读书,树立远大的志向和人生抱负,对于哲学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也谈到自己研究哲学的经历和体会,给同学们以很大的启发。

 这次讲课期间,洪先生专门带来了最近举行的国际会议上的有关诠释学的几篇论文,并且安排了两次课的时间就论文内容进行研讨。一次是关于哲学经典的文化解释和哲学解释的问题。另一次是关于历史学中的解释及其性质的问题。同学们进行了精心准备,在研讨课上积极发言,对文章的观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相互辩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两次讨论课的效果非常好,不仅使同学们直接接触到诠释学发展的最新动向和最新的观点,而且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学术辩论的能力,启发了对诠释学问题的思考。

总的来看,洪先生的这次讲课虽然时间短暂,但同学们都感到收获很大,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更令人感动的是,洪先生已经有七十多岁的高龄,但他不顾辛劳,坚持每天连续上课,这种学术的热情和认真负责的精神令晚辈钦佩。同学们都希望洪先生有机会再来华科进行讲座,把更多更新知识传授给大家。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主校区东五楼425A 
  邮编:430074 | 电话:(+86)027-87541842 领导邮箱:2005010110@hust.edu.cn
    Copyright 2022 ◎ 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