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舒年春
第25届世界哲学大会于2024年8月1日至8日在意大利罗马大学成功举办。我院博士研究生杨洋收到会议邀请函前往参会,作了全英文学术报告,参与了第25届世界哲学大会“全球化与社会认识论”圆桌会议的会务工作,以及“社会认识论”分会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会以及“认知神经科学哲学”分会等专题的讨论。
一、在认知科学哲学分会作个人演讲
在8月2日下午的认知科学哲学分会上,杨洋以全英文发表了题为“The Interface Theory's Argument for the Non-Veridicality of Perception”(界面理论对知觉非真实性的论证)的演讲。杨洋指出,目前知觉理论的研究缺乏一个普遍接受的理论和范式。她借鉴了唐纳德·霍夫曼(Donald Hoffman)等人知觉的界面理论,从辩护意识的一元论出发,论证知觉的非真实性,以及我们所知觉到的事物也并不具有客观实在性。在这个框架下,知觉的作用类似于用户界面,其目的不是追寻真相,而是服务于个体的生存和繁衍。知觉对应的应当是适应性(fitness)而并非真相(truth)这类概念。此外,杨洋还介绍了霍夫曼等人采用进化博弈论和遗传算法模型实验来验证其理论预设的过程。这些创新的研究方法不仅为知觉理论带来了新的活力,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在交流环节,杨洋与来自日本早稻田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与会学者就知觉的真实性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最后,会议主持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哲学院院士、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FISP)前主席、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执行主席德莫特·莫兰(Dermot Moran)教授与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莫兰教授对杨洋能够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展示中国年轻学者的学术风采表示赞赏,并对其研究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见解。莫兰教授表示,他曾在2019年受欧阳康教授的邀请来到华中科技大学进行讲座交流,与华中科技大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世界哲学大会的论坛上看到华科学子的演讲,他感到非常开心,并对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的博士研究生科研学术能力培养水平表示赞赏。
二、负责“全球化与社会认识论”圆桌会议会务
2024年8月8日下午1-5时,由国际哲学界联合会、社会认识论研究国际联盟和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主办,华中科技大学社会认识论研究中心、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社会认识论专业委员会、教育部华中科技大学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办的“全球化与社会认识论”圆桌会议在意大利罗马大学第25届世界哲学大会会场以全英文方式隆重举行。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中国等国的学者参加会议并发言。社会认识论研究国际联盟召集人、华中科技大学社会认识论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教授受世界哲学大会委托担任本次圆桌会议主席并承办和主持本次重要的圆桌会议。杨洋积极参与了“全球化与社会认识论”圆桌会议的会务工作,包括议程协调、会务录音、录音翻译整理、摄影以及新闻稿的撰写等工作,见证了“社会认识论研究国际联盟”揭牌仪式。
三、积极参与其他分会讨论
杨洋还聆听了其他分会的报告,参与了“社会认识论”分会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会以及“认知神经科学哲学”等分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进行了学术讨论。
在“社会认识论”分会上,克里斯蒂·多特森(Kristie Dotson)的演讲聚焦社会身份(性别)和权力结构如何影响知识的生产和传播问题,考察了女性在结构性不平等的情境下,如何获得知识和被倾听,应对认识压迫和认识正义等问题的重要性。杨洋提出问题:如果性别是影响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因素,那作为被社会环境以及教育背景影响的社会人,女性如何鉴别,以及预防这种“认识非正义”的“知识”?是否有一些框架和标准可以帮助鉴别?多特森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性别在知识生产和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通过认识不公(如传达不公和解释不公)的形式影响知识的公平性。女性可以通过识别社会中的权力结构和性别偏见、进行批判性自我反思、建立支持网络、以及接受相关教育和培训,来鉴别和预防“认识非正义”的知识,这些方法有助于创造更公平和包容的知识环境。
我院依据《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为博士研究生制定了全面的培养计划:根据个人的特点和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和导师共同制定涵盖课程学习、文献阅读、学术活动、实践环节以及学位论文等多方面、多环节的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博士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前沿意识和国际视野。已形成慧源哲学茶座、慧源海外名家大讲堂、喻家山哲学沙龙、喻家山哲学小屋等学术品牌,经常性邀请国内外名家开办学术讲座,让博士生了解鲜活的学术前沿;鼓励、资助博士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以锻炼学术表达与交往能力;博士生为主、牵头自主形成读书小组,坚持锤炼哲学原典的读解能力;吸纳博士生进入导师课题组,“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让博士生深度了解课题申报书填写技巧、规范,形成团队和直接进行学术研究;多措并举,致力于为我院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成长和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悉,世界哲学大会始于20世纪初,第一届大会于1900年举办,随后每五年举办一次,这是全球哲学界的盛会。本届大会主题为“跨越边界的哲学”(Philosophy across Boundaries),旨在探讨哲学的多样性、跨学科性以及其在全球化时代的价值和意义;吸引了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名哲学工作者参与。八天的会期共分为89个专题(sections),200多个研讨会(sessions),与会者总能找到感兴趣的问题、领域,并与同行进行深入的学术讨论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