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会议  -  正文
“哲学与超越——历史观照与汉语视⾓”中青年学者论坛(2023)在武汉顺利举行

来源: 时间:2023-11-27 点击量:

通讯员:蔡思源  摄影:陶之寒  责任编辑:洪亮 舒年春

 

2023年11月25日上午,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清华大学哲学系协办的“哲学与超越——历史观照与汉语视角”中青年学者论坛(2023)在武汉荷田大酒店会议中心举行。

论坛开幕式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洪亮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杨海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李秋零、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黄裕生、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苏德超先后致开幕词。

杨海斌书记代表学院领导班子和董尚文院长致辞,向专家学者们的到来表示感谢和欢迎,随后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科历史沿革。他指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的学科建设一直坚持“占主流、重交叉、创特色”的主导思想,突出教学在学院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重视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他期待专家学者们为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作出新贡献,并祝愿此次论坛圆满成功。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李秋零指出,“哲学与超越”这一论坛主题设计得巧妙,参加此次论坛的中青年学者都受过良好的学术训练,研究起点和水平都高,他祝愿此次与会中青年学者有优秀的发挥和深入的交流。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黄裕生在致辞中发出“捍卫形而上学”的思想呼吁。他回顾了康德以降形而上学遭受的否定,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诸多思想困境,比如相对主义问题。他认为,否定形而上学终将导致人类在价值标准上的缺失和想象力的匮乏,捍卫形而上学就是捍卫人类存在的超越性维度。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苏德超在发言中对各位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认为“哲学与超越——历史观照与汉语视角”这个主题涉及很多关键议题,例如宗教与哲学、中西思想传统与当前处境。他回顾了“汉语神学”这一概念的诞生过程以及学界对其内涵的探讨,对“汉语神学”与“汉语哲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他认为,汉语思想的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系紧密。

开幕式结束之后,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廷国主持了本次论坛的资深专家对谈环节,对谈主题为“超越与自由:中世纪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对话”。

 

李秋零首先进行主题发言,他在理性与启示的辩证张力背景中阐述了德国古典哲学与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内在联系,认为德国古典哲学继承了中世纪哲学的研究方法,例如辩证法以及观念的体系性建构模式。

 

清华大学教授黄裕生在主题发言中肯定了李秋零教授对中世纪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内在关联的理解,指出康德哲学语境中的超越概念同时具有消极和积极的内涵,并据此点出康德实践哲学的超越概念所包含的内在环节,如理性的独立性与自我立法、自由意志遵守道德律令的无条件性、德福一致所要求的至高存在者等。黄裕生教授认为,超越概念的要旨之一是自我超越,不是传统的所谓“内在超越”或“外在超越”。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何卫平在主题发言中提出一种希望解释学,以突出希望与创造以及未来的关联性,他认为布洛赫的希望哲学与莫尔特曼的希望神学都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指出哲学解释学的代表人物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利科都带有希望哲学和希望神学的维度,都关注“终末论”和未来问题,比如伽达默尔对开端概念的重视不同于黑格尔,它指向无限开放的未来和创造。希望哲学、希望神学和希望解释学都能够帮助人类走出虚无主义和怀疑主义,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 

本次中青年论坛重在分享学术、增进交流,持续两天,包含六场中青年学者报告、两场研究生报告、一场资深专家对谈和一场资深专家分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黑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湖南大学、贵州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等众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资深专家、中青年学者以及优秀研究生与会并作学术报告、交流展示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共同探索对于二十一世纪的汉语思想具有意义和价值的思想方案。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主校区东五楼425A 
  邮编:430074 | 电话:(+86)027-87541842 领导邮箱:2005010110@hust.edu.cn
    Copyright 2022 ◎ 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