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玮琨 摄影:李红玉 责任编辑:舒年春 王博
2024年6月28日下午3:00,华中科技大学慧源哲学茶座第384期在哲学学院咨议室(东五楼432)举办。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中华孔子学会理事、老子学研究会理事、《国学论衡》辑刊编委李巍老师作了题为“从思想到现实:中国哲学是什么”的讲座。本次活动由王博老师主持,廖晓炜副教授与谈,哲学学院副教授白辉洪老师、胡靖波老师以及来自哲学的本、硕、博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李巍老师首先简单回顾了以往对于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争论,并指出了其中的吊诡之处,即虽然双方爆发了激烈的争论,但是,在争论之中,却蕴含着一个共同认可的前提:中国哲学在概念上被理解为中国的哲学思想。在这前提之中,则蕴含着一个更为关键的前提,而这个前提的提出可以追溯到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和金岳霖对这本书的审查报告。
他们认为,中国古代有着与西方哲学“约略相当”的哲学思想,尽管并不以哲学的方式加以命名,而发现中国哲学就需要在“哲学”的名义下重新阐述他们。这其中未曾明言的前提就是哲学具有普遍性,而西方哲学作为哲学的范例,其他任何非欧哲学都必须通过与西方哲学的相联系才能被视为一种哲学。
以往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都建立在如此思想前提之上,而从未怀疑其可靠性。但是,如果加以仔细的思考,我们就会发现作为“普遍哲学”并不是一个可靠的假设。在我们论证中国哲学是普遍哲学的案例时,我们会发现,反而只有当非欧哲学成立时,哲学的普遍性才能得到确证,因为如果只有欧洲哲学一种哲学,那么就无法发现其普遍性,但是我们又需要用普遍哲学来定义中国哲学,似乎这里就走向了一条循环之路。而这里的循环,实际上就是由于人们把“哲学”视为一种思想类名导致的。如果哲学是一个思想类名,就意味着一定存在一个判断哲学的标准。但是思想类名不可能用经验中的证据加以证明,只能求助于一个思想特征来规定何为哲学,但是我们有需要用一个更高的特征来对原先的特征加以规定,这似乎就导致了无穷的后退。而这似乎就导致前述的一切努力遭遇了前所闻有的一切难题。
之前的一切努力,都仅仅是在思想的领域中讨论哲学,但是哲学也具有它的现实意义:哲学在统计学、管理学上都具有现实的意义。从统计学上说,一系列针对把哲学发展现状作为数据展开研究的项目就是最好的案例。而如果从管理学上说,就涉及到了哲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各个哲学院系与独立研究所。这些管理机构以量化考核的评价方式刺激或者管理哲学研究的开展。而这种考核哲学的方式实际上来自于对于科学的考核方式。这也就涉及了当前哲学系的尴尬之处,即当代大学是以科学为模版建构起来的,而哲学为了获得建制上的认可,就必须努力朝科学靠拢。
因此,从现实的角度思考,相较于思考中国思想中有没有哲学的部分,不如思考为什么中国哲学在西方大学中缺乏建制而在中国大学中可以获得建制?
对于西方而言,哲学的研究不在于研究人文的多样性,而在于让哲学更像科学,因此,中国哲学在西方的哲学建制中并不具有位置,但是却可以在东亚学或者汉学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实际上并不是学术认可的问题,而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在中国的大学体系中,中国哲学也必须对自身建制的合理性进行反思,即中国哲学研究的特殊性究竟在何处。实际上,并不只有中国哲学研究古典文献,丰富的古典文献同样被文学、历史学等专门学科所研究。但是,相较于专门学科,中国哲学的特殊之处在于只有哲学把“中国思想”处理为一个整体,揭示其本身的意义而不仅仅从某个题材切入。
但是,以往整体性的研究往往以哲学史的研究入手,通过研究各个哲学家的命题,并发现其中的继承性,实现整体化的研究。但是,实际上,整个学术中的断裂是显而易见的,近现代的中国哲学和古代的中国哲学难以被放入一本书中加以考察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对于哲学史的研究并不能很好发挥哲学的作用。
在命题的背后,实际上体现出了哲学家本身的思考方式,而如果加以思考,我们会发现,在命题下潜藏的思考方式、论证策略反而是更加一以贯之的,甚至仍然潜藏在当今中国人的思维之中。其作为隐形的因素决定了人们以何种方式进行思考。李巍老师举出了许多例子证明其中的连续性,比如用视觉和听觉描述精神活动,用头部表象时间次序和身体的有机关系扩展为事物关系和社会关系。而这种隐形思维方式的连续性,相较于从思想命题中体现出来的显性连续性,更能从整体上反映中国思想的整体样貌。
总而言之,“中国哲学是什么”不能被仅仅视为一个思想上的问题,更应该从现实的角度加以考量。从现实的角度来说,中国哲学不能仅仅作为中国思想中的哲学,更应该是以哲学的、整体化的方法来研究中国思想。
在评论环节中,廖老师对李巍老师的所讲内容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李老师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旧的问题展开了思考,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并且揭示了研究哲学问题的一个重要角度。而针对李老师的讲座,廖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清理思维方式确实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任何思维方式的使用都一定会指向一个问题,而这些问题对于思维方式是不是更为重要,对思维方式的检讨是不是最终需要指向问题本身?
李老师进行回应:廖老师所说的确实具有重要性,但是在目前的研究中,必须首先重在理解思维模式,目的不是解释问题,而是首先理解我们为什么会提出这种问题,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展开进一步的思考。
在随后的提问环节中,胡靖波老师和在场的同学们就哲学合法性、隐形层面的思维方式等问题与李老师展开了深入讨论。
最后,主持人王博老师对本场讲座进行了总结,对李巍教授和参加讲座的师生表示感谢并宣布讲座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