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吴晓璐 摄影:吴晓璐 责任编辑:邓小磊
2024年12月11日18:30,哲学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举办的第十四期“哲学小咖聚”观影活动在东五楼429B举行,本场观影活动由研究生会学术部成员郑斐主持。
第一部分,观影《坠落的审判》
电影简介:《坠落的审判》是2023年上映的剧情类电影,影片讲述了桑德拉、萨穆埃尔以及他们视力有障碍的儿子丹尼尔在偏远山区生活了一年。一天,丹尼尔在房子外发现父亲萨穆埃尔死亡,警方立即展开了命案调查,而丹尼尔的母亲桑德拉则被控谋杀……影片的最后似乎并没有给出谋杀案的真相,通过这个留白,电影引发了观众关于“真相与谎言”“公正与偏见”“法律与道德”的诸多思考。
第二部分,观影感想讨论
围绕《坠落的审判》这部电影的主题和电影拍摄手法,在场的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2023级宗教学研究生兰靖:生活到底是一种“Truth ”or“Faith”?
电影《坠落的审判》围绕着一桩妻子“谋杀”丈夫的伦理悬案展开,从调查到辩诉直至最终审判。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影片中有段采用了一个很有趣的镜头语言,它让我们反复代入片中儿子的视角,于是观众只能同儿子一起随着辩诉双方的争论左顾右看,可他却是一名盲人。也就是说,“我们”实际上什么也看不到,我们只是听到一个又一个不同证词,而对于案件本身最应该被关注的“事实”,我们一无所知也无从得知。甚至直到影片结束,这场谋杀案的原貌仍未向观众真正呈现,留下的只是儿子在最后一次出庭作证时所说的那段话:对于我们不能确认的,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但如果进一步探究也得不到答案,那就只能去选择。
现实生活也同样如此,一切观点的表达似乎都只是某种视角主义的投射,“事实”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一个个不同的“信念”,为此我们不论我们采取什么行动,最后都会变成一种“审判”,对这个信念说yes也就意味着对那种信念说no。
用一句话总结,生活好像既不是“Truth”,也不是“Faith”,而是一场“Judge”。投靠某种信念并非一劳永逸,因为审判是永无止境的,人们能做的是只是在不同的信念中辗转,直到最后也无法抵达事实本身。
2024级伦理学研究生祝杨名:
如何用言语来捕捉观看这部影片后的心情,恐怕只能以零散的词汇来形容——荒芜、躁动、辩驳、正当、痛苦、记忆、相信、忘记、窒息、恐慌。确实,整部电影给我留下了复杂的心理体验,因为我发现自己无法超然于外,随着光影的流转,我不断地为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进行辩解。我的内心是混乱的,自我否定的,我在“坠落”之后,开始承担起责任。
让我暂时搁置创作者的意图,转而探讨承担责任时的自我辩解。我要在偏离轨道的生活中重新站起来,重生意味着洗净自我,意味着不再信任过去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信念的重建。随着“坠落”事件的不可逆转性,我对事实与信念的界限也变得模糊不清。我在信念中寻求慰藉,在事实中争取生活的权利。一时间,我难以分辨事实与信念,只知道自己正在为“坠落”后的结果承担责任。“我”代表了每个人,每个人都在为“坠落”后的结果承担责任,我们都在“坠落”后进行着审判,无论是审判自己还是他人,我们都参与了这场“坠落”的审判。
审判——当事实偏离信念时,是对事实的矫正!
审判——当信念脱离事实时,是对信念的重塑!
坠落——既是一个人的坠落,也是每个人的坠落!
2024级宗教学研究生邹宇轩
电影除了最后一段,几乎没有配乐,满是嘈杂的环境音,粗粗的喘气声,以及大片大片的沉默,没有配乐的佳作或许更难以让人感到身临其境,但一旦进入其中又似乎更难抽离出来。死去的男人只是因为一次的任性,却间接导致了儿子的近乎失明,以及一连串的悲剧,最终迎来了自己的死亡。他或许做错了,但真的错得这么深吗?我在其中深深地感到生命的无常以及美好的转瞬即逝。
在一次又一次的庭审期间,小男孩对于爸爸妈妈的了解逐渐碎掉又重塑,让人不禁感慨,没有什么关系是能够经受住永不停歇的抽丝剥茧的审视的啊!
最终女主角在短暂的快乐之后又陷入心灵上的煎熬,妈妈被释放之后小男孩也并没有我们所期待的如释重负,或许这场审判仍没有结束,女主角或许将永远在或大或小的质疑声中生活,而对小男孩而言母亲也永远不再是从前那个形象了。
感谢学院组织此次观影活动,祝愿此类活动越办越好,越办越红火!
活动最后,主持人郑斐同学总结了同学们关于“真相与证据的相对性”“道德判断与法律裁决的冲突”等问题的精彩发言。
哲学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在此感谢为观影活动提供支持的老师们,以及在寒冷冬日前来参与活动的同学们,期待下一期“哲学小咖聚”活动中再与你们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