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第三期耕读教育实践活动圆满落幕

来源: 时间:2024-07-08 点击量:

通讯员:钟世文 摄影:张双双 责任编辑:舒年春 徐敏

在盛夏的热浪与探索的激情的交织下,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的第三期耕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于7月7日在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郑家山村虚心谷圆满结束。此次活动为期一周,自7月1日启幕,哲学学院23级全体本科生参与了此次活动。

从厨房到田野:劳动的诗意与汗水

活动的第一天,同学们便踏入了传统手工艺的世界,亲手磨制豆浆、制作豆腐。从浸泡黄豆到过筛豆浆,每一步都充满了乐趣与挑战。同学们两两一组,互相配合,体验到了自己动手的乐趣,感受食物从田园到餐桌的奇妙转变。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同学们在基地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揉面团、做面包、制作青团。起初大家手艺生疏,但通过学习和反复尝试,同学们逐渐掌握了技巧,烘焙好的面包和青团的香气弥漫在虚心谷的每一个角落。最后同学们还在基地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亲手烹饪起了家常菜肴。厨房里,锅碗瓢盆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专注与期待。随着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摆上餐桌,大家围坐一起,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那份满足与幸福溢于言表。同学们在享用自己劳动果实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与成就感。

然而,真正的挑战还在后头。7月3日上午,同学们踏进水田,开始了除草工作。初入稻田,大家对于如何高效除草显得手足无措。特别是面对泥泞的土地,同学们的脚经常被泥巴紧紧“咬住”,难以拔出。一大片水田,需要把绿色的杂草和稻苗分开本就不容易,行走的困难更是让劳动难以进行。经过摸索,同学们发现斜着用力可以较为轻松地解决问题。这一发现不仅提高了除草效率,也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智慧与团队协作的力量。

接下来的两天,同学们转战旱地种豇豆,开始了除草、耕地、播种和浇水等农事活动。在阳光下挥洒汗水,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农作的艰辛与不易。但想到种子破土而出、迎着阳光成长的场景,那份成就感与喜悦便油然而生。正是这些挑战,让同学们学会了坚持与协作,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深意。

夜读经典:智慧的碰撞与启迪

当夜幕降临,虚心谷又化身为知识的殿堂,同学们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夜读活动中。晚上诵读的是华中大哲学学院与谦益农业相关专家合作编写的耕读教育资料汇编。1日晚上,首次劳动哲学经典研读活动由哲学学院副院长徐敏教授带领开始。师生们一同学习了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并研读了《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的部分内容。

在接下来的夜读中,同学们阅读了《孟子》《陶渊明集》等,感受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作品中描写的耕读传家、勤劳节俭的美好品质。之后几天,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进一步讨论了与劳动相关的哲学问题。通过“夜读”活动,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哲学思想的理解与认识,更在思考与讨论中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他们还在学院指导教师与基地带队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了耕读日志,撰写实践报告并进行答辩。答辩中同学们交换了彼此在劳动和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并表示为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而感动。同学们纷纷表示在此次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耕读并进:成长的足迹与收获

为期一周的耕读教育,不仅是一次身体上的锻炼,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通过“耕”“读”结合的教育教学形式,同学们初步习得了劳动技能,丰富了劳动体验,磨炼了劳动意志,提升了劳动品质,传承了劳动精神,深化了对劳动价值的理解,强化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进一步确立了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认知和信心。随着第三期耕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圆满结束,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再次展示了其独特的育人理念与教育模式的具体落地。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主校区东五楼425A 
  邮编:430074 | 电话:(+86)027-87541842 领导邮箱:2005010110@hust.edu.cn
    Copyright 2022 ◎ 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