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哲学学院2023年耕读教育教学实践开营

来源: 时间:2023-06-29 点击量:

通讯员:王博  编辑:舒年春  责任编辑:徐敏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为积极响应和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华中科技大学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面总结2022年7月赴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虚心谷教育基地耕读实践教育教学活动的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组织2022级全体本科生于2023年6月27日赴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阳高乡榔树园村芗舍里开展新一期的耕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6月28日上午9时,本期耕读教育教学开营仪式在榔树园村举行。平顺县阳高乡人大主席孟伟、阳高乡副乡长段宁波、榔树园村支部书记石瑞文、芗舍里负责人魏美玲、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徐敏、教授代表程新宇、学生代表游思宇出席仪式并发言。仪式由22级本科生简万超主持。


(2023年度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耕读教育开营仪式)


孟伟代表阳高乡党委与乡政府对前来进行耕读实践的师生们表示欢迎。他指出,阳高乡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位于太行山深处。榔树园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古村落,具有数量众多并保存完整的历史文化遗址,正是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耕读文化的好地方。希望前来进行耕读实践教育的师生一方面加深对地方特色风土人情的了解,另一方面能在耕读实践的过程中学有所获,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段宁波讲述了榔树园村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与文化传统优势。第一,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优越;第二,拥有数量众多的古迹遗址;第三,红色基因遍布村落;第四,交通便捷。段副乡长希望各位前来参加耕读实践教育的同学们能够充分领略榔树园村的物质人文风貌,并预祝耕读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魏美玲首先着重介绍了当地民众顽强的意志、不畏艰险、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其次阐述了太行山区在中国革命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与独特价值。她希望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子们能够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生发出更多的哲学思考,深刻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将太行精神发扬光大,真正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徐敏回顾了华中大耕读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历程,并指出,芗舍里拥有优越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是进行耕读教育的沃土良田。哲学学院师生跋涉近一千六百里前来进行耕读教育的原因有二:第一,进行耕读教育是我们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法和教育部工作部署的具体体现;第二,进行耕读教育具有哲学理论上的有力依据。根据马克思对劳动的论述,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通过劳动来理解“哲学是解释世界更是改变世界”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命题。哲学学子应当回归土地,深刻理解劳动的价值,用劳动改变世界,建功新时代。时至今日,耕读教育已经成为华中大哲学人的一种文化记忆,是华中大哲学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程新宇指出,“劳动创造人本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经典论述。从生理的角度看,我们“生而为人”。然而经过哲学的考察,我们应当“学以成人”,这意味着我们应通过劳动、学习而达到心理上的成熟,适应社会。正是劳动使人从动物的范畴之中跃然而出。本次耕读教育能够帮助同学们体知劳动创造人本身的意义。面对数字文明时代对农耕文明的巨大冲击,我们应当思考农业如何进行创新性发展。希望同学们在这次的耕读实践教育中能够对这些问题有更多的体验与反思。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谦益农业芗舍里耕读教育教学基地”揭牌仪式)


随后,在场的领导与师生们一同进行了“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谦益农业芗舍里耕读教育教学基地”揭牌仪式。

开营仪式最后,学生代表游思宇发言。她认为,尽管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耕读文化已经与现代社会渐行渐远,但在中华耕读文明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自强不息、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始终值得当代大学生弘扬光大。开展耕读劳动教育,正是当代大学生以耕读精神砥砺个人品质、陶冶情操,并将劳动教育融入课堂、融入实践、融入生活,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培养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脚踏实地精神的机遇。同学们非常感激和珍惜这次耕读劳动教育的机会,将尽力传承赓续优秀耕读文化,在劳动中实现个人价值。

随着开营仪式的顺利举行,华中大哲学学院22级本科生为期一周的耕读实践教育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当天下午,师生们正式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劳作。具体劳动项目为为花椒地与中草药地除草。对于不少首次参加这类农业生产活动的同学们来说,分别苗莠成为了首个难题。同学们在基地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很快掌握了区分方法,并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劳作下,当日的劳作任务得以迅速完成。李彦乐同学表示,大家互帮互助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除草的任务,真切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的友情。通过本次劳动,同学们丰富了劳动体验,提升了劳动技能,磨炼了劳动意志,内化了劳动价值。


(同学们进行田间劳作)


当天晚上,首次劳动哲学经典研读活动准时开始。徐敏教授首先带领同学们一同学习了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然后带领同学们研读了《资本论》第一章的部分内容。同学们并未因白天的劳作而叫苦叫累,而是以好学求知的态度投入到夜读活动中去。他们被徐敏教授妙语连珠、幽默风趣的领读所吸引,在沉沉的暮色与皎洁的月光下,在生动活泼的交流问答中深刻地理解了马克思对劳动与价值的本质联系的经典论述。


(首日夜读:徐敏教授领读《资本论》首章)


至此,2023年度耕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首日的全部内容得以圆满完成。

据悉,本次实践教育活动将继续以“昼耕夜读”“晴耕雨读”为主要内容,安排参与师生白天进行劈柴、间苗、除草、蔬菜播种、浇水、施肥等基本农活劳作与磨小米面、采蜂蜜、炒脾墩儿等地方特色农业生产活动,晚上诵读由华中大哲学学院与谦益农业相关专家合作编写的耕读教育资料汇编。该汇编收录文献涵盖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等思想家、革命家对劳动、农业等问题的经典论述,以及以《诗经》《孟子》《陶渊明集》等为代表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作品中描写耕读传家、歌颂勤劳节俭精神的篇章。学生将在学院指导教师与基地带队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耕读日志,撰写实践报告并通过答辩,方能获得劳动教育必修2学分。该耕读实践教育活动旨在使青年学子及时了解世情、社情、国情、民情,确立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认知和信心,化理论为方法,化知识为行动,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主校区东五楼425A 
  邮编:430074 | 电话:(+86)027-87541842 领导邮箱:2005010110@hust.edu.cn
    Copyright 2022 ◎ 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