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王晓升教授的文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唯物主义基础辨析》刊登在《光明日报》(2025年3月3日)“文史哲周刊·理论·哲学”版,随后光明网、中国网、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官网、湖北社会科学网、新浪财经网、爱思想网、观察网、河北机关党建网以及光明理论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对该文进行了转载。

王晓升教授在论文的开篇指出,认识的主体性和反映论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论域,该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唯物主义基础。接着从“感觉和经验的客观性”“感觉和经验的精神化”“概念中的非概念因素”三个层面,王教授在肉体和精神的辩证关系中步步深入地厘清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唯物主义基础。“感觉中的客观性不像胡塞尔所说的那样是经意识中的反思而得到的,而是有物质基础的。感觉经验的客观性就是源于这个客观基础”,这是认识过程中永远都无法消除的客观要素;“在认识活动中,被思考的对象主要就是这种精神化的感觉,是可以交流的感觉,感觉又总是与人的肉体联系在一起的,而与肉体联系在一起的感觉是无法在语言中被交流的”,能动的反映论恰恰就是让人们意识到这个被忽视的基础;“概念中包含了非概念的因素,但是在思维中主体既要借助非概念的东西,又要排除非概念的东西”,能动的反映论就是把概念与非概念之间的这样一种辩证关系凸显出来:没有非概念的东西,概念就没有任何内容,但如果概念被束缚在非概念的东西中,概念就失去了概括和抽象的功能。“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物辩证法,它既看到了认识的客观基础,又强调了肉体和精神的相互作用。这样的认识论才是真正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解决传统的主客体的二元论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把钥匙”,王教授最后总结指出。
有关媒体平台转载情况(链接+截图):
1.光明网:
https://news.gmw.cn/2025-03/03/content_37881478.htm

2.光明日报社理论部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d2pinlCOU3jNk6dA5qNK3A

3.中国网:
http://www.china.com.cn/opinion/theory/2025-03/03/content_117742252.shtml

4.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官网:
https://www.dswxyjy.org.cn/BIG5/n1/2025/0303/c427184-40429684.html

5.湖北社会科学网:
https://www.hbskw.com/p/79476.html

6.新浪财经网: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3-03/doc-inenicsw7166524.shtml?cref=cj

7.爱思想网:
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60112.html

8.观察网:
http://www.guancha.com.cn/news_view.asp?id=5386

9.河北机关党建网:
https://www.hbjgdjw.gov.cn/Template/content.html?id=27982

《光明日报》创刊于1949年6月16日,是中共中央主办的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思想文化大报。它是中共中央直属的一张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全国性、综合性日报,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光明日报》坚持面向知识分子的独特定位、体现以教育、科技、文化、理论为宣传重点的鲜明特色,是党和政府联系知识分子的纽带和桥梁,是广大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王晓升教授从教哲学学科30余年来,始终扎根在学术研究一线,坚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专业领域深耕,以研究阿多诺、哈贝马斯等法兰克福学派学者的思想见长,近年致力于再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问题与基本方法,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力量,已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相关主题论文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