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会议  -  正文
第二届全国“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举行

来源: 时间:2024-03-27 点击量:

通讯员:舒年春  摄影:王童 史一乐  责任编辑:杨海斌

2024年3月22-24日,第二届全国“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英雄城市”武汉、“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华中科技大学举行,由华中大哲学学院主办,华中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和《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集刊编辑部协办。华中大本科生院副院长柯昌剑,华中大人文社会科学处副处长童文胜,华中大哲学学院院长董尚文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由华中大哲学学院党委书记杨海斌主持。

研讨会主题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大思政课”立德树人合力,为培养堪当时代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根铸魂、强基固本。国内高校、科研机构13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课程思政政策解读、课程思政理论研究、课程思政实践探索、文史思政、艺体思政、科技思政、协同育人等议题展开研讨。会议分开幕式、大会报告(2个)、分论坛(6个)等环节。

开幕式上,柯昌剑代表本科生院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本次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他说到,在新质生产力日益发展的今天,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要继续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大问题,继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柯昌剑期待本次会议能够凝聚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更多共识,进一步优化课程思政效果。

童文胜对第二届全国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介绍了华中大文科建设的主要成绩,讲述了哲学学院的发展史,他认为哲学学院主办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集刊起到了为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搭建理论平台、提供学术指导的作用,希望与会专家学者积极投稿。

董尚文对莅临会议的各位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对会务人员辛苦努力表示感谢。他谈及四点:一是全国各地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已进行多年,是时候聚在一起交流经验、分享思考,总结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水平,这是国家需要。二是通过提升课程思政理论自觉和实践水平,逐步建成课程思政建设学术共同体。三是《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集刊是为全国高校专业课教师打造课程思政建设交流互鉴的平台,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撑,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四是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国四面八方与会的8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百余位与会代表来自10个学科众多专业,这有利于兄弟高校合办,共同担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责任的先锋。

随后,进行了大会报告。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冯俊,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党委书记、教授吕志峰分别以“学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的重要论述,在大思政课中树立正确党史观”“产出导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设计、实施与评价”为题作大会报告。

冯俊从大思政课的“四个要”系统阐述了学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的重要论述之于树立正确党史观的根本意义和正确党史观的基本内涵:要推动“四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四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要让学生明确百年党史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要让学生熟悉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要让学生了解党史上的三个历史决议如何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立场观点方法,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定历史自信。

吕志峰首先跟大家分享了华东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情况:从2016年启动到2023年总结,一步一个脚印,有设计、有落实,一年一个样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9年,中文系入选上海市首批课程思政领航学院,2021、2022年开出“走进上海”专业实践课系列,形成课程思政与教师思政联动机制,2023年出版《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接着,吕教授从设计、实施与评价三个方面具体展示了华东师大产出导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举措。最后,吕教授强调:“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所以,尊重课程建设规律,提升课程的深度、厚度和质量切实强化课程建设管理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基础;课程思政的第一责任人是专业教师,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人水平至关重要。

精彩的大会报告结束后,研讨会进入分组研讨阶段,分设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文史思政、艺体思政、科技思政、协同育人等六个分会场,来自全国各地80余家高校、科研机构(含军队院校、高职院校等)专家、学者在各自的分会场做了专题报告,71位专家学者分享了自己关于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的思考与实践。分会场分上下半场,含专家发言、现场交流、专家评议和分会会议总结四个环节。他们主要从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以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异同与协同育人、思政课程的新探索、如何形成“大思政课”立德树人合力等方面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展开深入探讨,分享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遍及中文(语言、文学)、哲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体育、艺术(舞蹈、音乐)、教育学;经济、金融、经济管理、公共管理、交通管理、物流管理;理学(数学、力学)、工学(材料、计算机、通信、刑事科学与技术、网安、大数据)、医学、军事学等学科的专业课程,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充分体现了高校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责任担当。

其中,协同育人专题会是为高中教师专设,来自青海省重点高中的领导、骨干老师和家长代表20余人参加会议。哲学学院副院长徐敏主持。本科生院副院长周智皎致欢迎辞,介绍了学校支持西部,资源共享有关工作。与会代表围绕“教育目标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而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教育理念要以学生为中心,提供更多的资源匹配;打通高校与高中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为中学提供更多更丰富的资源;华中大与青海各中学交流互动平台和服务管理”畅所欲言。

会场外,华中大出版社人文社会科学分社精心为与会专家学者准备了精品图书展览,展示了《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集刊、哲学学院教师的代表作品和部分教材,并免费赠送。

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本次会议规模大、效果好,“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全国会议的连续举办是华中大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哲学学院成立以来坚决贯彻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求的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集刊为从事课程思政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同仁提供了稳定的全国性交流平台。本次会议主题鲜明、质量很高、效果很好,期待明年再会。

至此,第二届全国“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按计划,留会代表由会务组组织参观省博物馆、校内大科学设施和国家大科研平台,进行实地思政元素挖掘交流,发挥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明遗存和高精尖科学设施、科研平台的课程思政“浸润式”作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主校区东五楼425A 
  邮编:430074 | 电话:(+86)027-87541842 领导邮箱:2005010110@hust.edu.cn
    Copyright 2022 ◎ 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