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慧源哲学茶座第370期||清华大学李义天教授主讲“当代美德伦理学:发展历程与思想”

来源: 时间:2024-04-18 点击量:

通讯员、摄影:张艺瑾   责任编辑:邵华 舒年春

2024年4月11日晚七点,华中科技大学慧源哲学茶座第370期暨解释学讲座第16期在东五楼432举行。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李义天教授受邀主讲“当代美德伦理学:发展历程与思想”,哲学学院二系系主任邵华副教授主持,叶金州副教授与谈,部分学院师生参与了此次活动。

李义天教授以探讨“美德伦理学是什么”为切入点,认为我们应当回到哲学史中思考这一问题。作为一个现代思想标签,美德伦理学是一场始于20世纪中叶的现代思想运动,发端于英美继而遍及全球。

激进(radical)美德伦理学指出康德主义和功利主义错误地把伦理学奠基于规则,对现代道德哲学表示厌恶,试图以各种诉诸传统的方案替代以规则为基础的现代道德哲学进路。常规(routine)美德伦理学则在现代道德哲学的典型框架内,强调美德的重要性,注重吸纳与结合,成为主流。

主流美德伦理学有共同的假设:道德哲学应当具有行动指导的功能;人应当是利他的;我们的行为不仅仅是我们所处情境的产物;存在普遍的伦理原则;可以通过某种方法推导出首要的道德原则,凭借它建立对美德的解释;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道德困境。主流美德伦理学也是一种在建制上取得成功的理论,它一定程度上否认现代道德哲学的整体方案出现偏差,也抛弃了寻找亚里士多德式的哲学心理学的类似物的建议。

接着,李义天教授对当代美德伦理学的代表人物做出介绍。

当代美德伦理学首创者伊丽莎白·安斯库姆(G.E.M. Anscombe)于1958年发表的论文“Modern Moral Philosophy”标志着美德伦理学运动的兴起,她直言应当返回亚里士多德主义并以美德理论来解释道德现象。

菲利帕·富特(Philippa Foot,“电车难题”初版设计者)批评非认知主义元伦理学,致力于亚里士多德主义现代转化,从分析哲学内部发展出伦理自然主义及其规范性,深刻影响20世纪的伦理学转型与当代美德伦理学走向。

当代最负盛名的哲学伦理学家之一阿拉斯戴尔·麦金泰尔(Alasdair Maclntyre)著有《追寻美德》《依赖性的动物》等美德伦理学著作,在亚里士多德主义美德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命题和方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罗莎琳德·赫斯特豪斯(Rosalind Hursthouse)的《美德伦理学》是第一部直接以“美德伦理学”为题的专著,不再停留于片段的或具体的美德概念分析或美德传统的历史叙事,而是表现为整体化、系统化的理论建构。美德伦理学日益成为一种自觉包含行为理论、动机理论、标准理论等内容的现代理论,设计自己的人性假设、心理结构、世界模型与道德探究观。

迈克尔·斯洛特(Michael Slote)反对康德主义、后果论和“常识道德”,主张确立能够准确反应道德直觉的“常识美德伦理学”;反对亚里士多德主义,提出以行为者为基础的美德伦理学;反对理性主义,提出情感主义美德伦理学。克里斯蒂娜·斯沃顿(Chrisitine Swanton)认为亚里士多德主义不是美德伦理学的唯一方案,主张多元主义美德伦理学。

美德知识论的开创者之一琳达·扎格泽布斯基(Linda Zagzebski)关注理智美德,并提出榜样主义(exemplarist)美德伦理学。南希·斯诺(Nancy Snow)强调美德伦理学的经验基础研究,主张跨学科合作探索美德培养和发展的经验测量标准、手段及其教育实现途径。

罗伯特·亚当斯(Robert Adams)认为美德的适用领域比行为的正确更广,反对virtue ethics,主张ethics of virtue。丹尼尔·拉塞尔(Daniel Russell)区分了“硬美德伦理学”和“软美德伦理学”,对美德伦理学进行现代改造,无需再承诺那些难以得到经验支持的古代命题。

从回归古典伦理学到正视现代道德哲学,美德伦理学的发展状况比人们想象得更为复杂深厚。2010年以后,英美学界内部相关文献大量问世,它们引发针对其他伦理文明或思想体系的重思和重构,激起其他伦理文明或思想体系的回应和回答。介绍相关书目后,李义天教授对作为运动的美德伦理学做出严格、适中、宽泛三种圈定。

在与谈环节,叶金州副教授高度评价了这场讲座,认为李义天教授给我们带来了美德伦理学最前沿的信息,丰富了我们对美德伦理学的认识。他提出行动和行动者谁在先、价值判断来自行动还是行动者的问题,即作为道德心理学的一部分的美德伦理学,在规范伦理学中有独立地位吗?他进一步展望美德伦理学的未来:如何使这场运动更有吸引力?

李义天教授回应说,美德与行为的联系不是固定的,我们不是要让美德与行为相互解释,而是解释伦理生活中的现象。在未来,美德伦理学应当完善自己作为规范伦理学的基础理论的论证,或是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等发展交叉学科研究。

归伶昌老师接着提出自己的问题:如何看待美德伦理学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渐行渐远的现象?李义天教授将其视为思想传承中的必然,认为这种逆反使我们暂时地部分离开亚里士多德,寻找新的知识方案。

李义天教授还回答了几位同学的提出的问题。

最后,邵华副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总结,活动在掌声中结束,大家感觉收获颇丰。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主校区东五楼425A 
  邮编:430074 | 电话:(+86)027-87541842 领导邮箱:2005010110@hust.edu.cn
    Copyright 2022 ◎ 华中科技大学